公司如何设计最优的资产负债比率?或者说有没有最优的资产负债比率?

2024年1月3日11:17:4673

我们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经常会看到一个指标叫做资产负债率,衡量的是负债占据整个公司资产的比例,负债越多说明公司的杠杆越大。在这方面,不得不提的就是当前的房地产行业,其高负债是房地产公司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个很重要的争论就是公司如何设计最优的资产负债比率?或者说有没有最优的资产负债比率?而这里就出现了MM理论。

最初的MM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和 Miller(简称MM)在1958年6月份发表于《 美国经济评论》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一文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该理论认为,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且企业经营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无关。或者说,当公司的债务比率由零增加到100 %时,企业的资本总成本及总价值不会发生任何变动,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

修正的MM理论(含税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 ,是MM于1963年共同发表的另一篇与资本结构有关的论文中的基本思想。他们发现,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负债的利息是免税支出,可以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公司只要通过财务杠杆利益的不断增加,而不断降低其资本成本,负债越多,杠杆作用越明显,公司价值越大。当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趋近100%时,才是最佳的资本结构,此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最初的MM理论和修正的MM理论是资本结构理论中关于债务配置的两个极端看法。

后来也出现了一些后续针对MM理论的发展,其中第一个后续的发展是米勒模型理论,米勒考虑修正的MM模型虽然包括了公司的赋税因素,但却没有考虑个人所得税的影响。为此,1976年,米勒在美国金融学会上提出了一个把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都包括在内的模型来估算负债杠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该模型用个人所得税对修正的MM理论进行了校正,认为修正的MM理论高估了负债的好处,实际上个人所得税在某种程度上抵销了个人从投资中所得的利息收入,他们所交个人所得税的损失与公司追求负债以此减少公司所得税的优惠大体相等。于是,米勒模型又回到最初的MM理论中。

第二个后续发展是权衡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MM理论忽略了现代社会中的两个因素 : 财务拮据成本和 代理成本,而只要运用 负债经营,就可能会发生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在考虑以上两项影响因素后,运用负债企业的价值应按以下公式确定 :运用负债企业价值=无负债企业价值 +运用负债减税收益 -财务拮据预期成本现值-代理成本预期现值上式表明,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减税效应,使企业价值增大 ;但是,随着负债减税收益的增加,两种成本的现值也会增加。只有在负债减税利益和负债产生的财务拮据成本及代理成本之间保持平衡时,才能够确定公司的 最佳资本结构。即最佳的 资本结构应为减税收益等于两种成本现值之和时的负债比例。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5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