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AI行情见顶了吗?它的见顶信号可能有哪些?

2023年4月6日09:40:58144

AI依然是目前市场的核心主线。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下,如果这轮AI行情演变成为大级别行情,它的见顶信号可能有哪些?

1、AI开始出现10倍牛股:我把这轮AI行情定性为主题投资,而大部分主题都很难诞生10倍股,龙头3-6倍涨幅就很不错。回顾A股这些年炒过的主题,5G的东方通信涨1026%,工业大麻的顺灏股份585%,区块链的科蓝软件388%,元宇宙的中青宝538%,信创的竞业达379%,人形机器人的绿的谐波307%。

这轮AI行情的级别更大、扩散面更广,不排除未来诞生10倍股的可能性。目前海天瑞声涨516%,剑桥科技392%,昆仑万维331%,寒武纪318%,云从科技307%,易华录299%,三六零231%。相比现价,海天瑞声再涨83.29%、剑桥科技再涨100.66%即成为10倍股。

现在有些人认为,这轮AI行情一定会出现10倍股,反之,没出现10倍股意味着行情还没结束。10倍股是简单、直观的预警信号,告诉大家,股价涨幅太大了,风险积累的过多了。

2、标杆股票做增发融资或大股东减持套现:主题炒作的最大受益者往往是,做增发融资的上市公司和减持套现的股东。股价暴涨带来的股东身价增加可能只是纸上富贵,但通过融资和减持套现拿到的钱却是实实在在的。

回顾13-15年互联网+行情,当时的见顶标志之一是,东方财富的增发融资、乐视网的增发融资和大股东减持。东财15年2月9日停牌,4月15日宣布复牌并公布定增融资收购同信证券的计划。贾跃芳15年1月30日-2月4日逐步抛售乐视的股票;5月26日上市公司推出定增方案,贾跃亭也推出减持计划,名义上是把减持套现获得的所有资金免息借给上市公司。

这轮AI行情的标杆性股票,可以重点关注,寒武纪、昆仑万维、云从科技、三六零、同花顺、景嘉微和中际旭创等股票的动向。hwj3月7日晚间公告拿到证监会的定增批文,3月27日投行正式启动定增。yckj在3月30日晚间推出定增预案。jjw,大基金在3月22日盘后推出减持计划,目前实控人仍无任何动作。

3、AI主题炒作扩散到低位边缘股票:如果这轮AI行情演变成类似13-15年互联网+的大级别行情,与AI有关的所有股票都会被炒一遍,各种概念股会前赴后继地涨。所以,AI主题炒作什么时候扩散到一些低位边缘股票,也是值得警惕的信号,高切低说明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有所降低。例如,中科微至(感存算芯片研发/机器视觉)、亨通光电(光纤光缆/CPO和800G光模块尚未量产)、国联股份(数字经济),现在大家普遍觉得它们和AI关系不大,如果哪天连这些股票也被炒作,就是AI已经过热的标志。

4、身边有不少机构和个人重仓AI板块:根据我对一些机构和个人的有限观察,目前还没有谁重仓AI板块,最多也只有3-4成仓位,重仓AI只是极个别现象。港美股的AI概念股并没多大涨幅,Bu­z­z­F­e­ed和Bi­g­B­e­ar翻4-8倍后已经快跌回来,A股的自嗨究竟能持续多久?大家无法确定这轮AI行情究竟是短期炒作或级别更大,因此也不敢投入过高仓位,害怕调仓过去会两头打脸--买入的开始调整,卖掉的反而启动上涨。但如果调仓不够激进,组合里面的股票有涨有跌,整体也很难赚钱。所以有些人从2月初就开始说拥抱AI,但到3月中旬的净值还一直往下掉,就是因为对AI抱得不够紧,没多大仓位。

最近市场把所有股票泾渭分明地分为AI和非AI。随着AI的赚钱效应得到持续强化,越来越多的资金选择抛售非AI换成AI,形成一场跷跷板的游戏。等身边的一些机构普遍把AI的仓位加到7-8成、甚至更高,这时就要引起警惕,因为该买的基本都买了,缺少增量资金进一步推动股价上涨。15年上半年能演变成全面牛市,是因为当时的流动性比较充沛。目前的大环境不一样,AI的赚钱效应也没扩散出去、吸引增量资金进入股市,虽然近2个交易日的成交量扩大到1.25-1.33万亿,但个股上涨比例只有26.6%。这不是一种常态。如果AI继续一枝独秀、赚钱效应不扩散出去,自身早晚也会崩掉。

5、热门股波动率加大,连续放巨量破位下跌:A股真正的长牛股很少,绝大多数牛股最终都会走成A字形。在主题炒作的过程中一定会形成泡沫,泡沫最终也会破裂,现在的抢跑式进场将来也会迎来反噬、演变成踩踏式离场。不要看现在各种看好的声音有多么坚定,那是因为股价还处于上升趋势。等哪天股价大跌后,所有看好的逻辑都会破坏掉,资金流出和股价下跌也会形成负反馈。即使现在参与其中,也要保持清醒,以博弈的心态参与,不要用宏大叙事来麻醉自己、最终陷进去不能及时抽身出来。

以hwj为例,3月17日以后的市场共识度明显提高,表现为股价加速上涨且波动率有所放大。这段时间只在3月28日跌近8%,3月29日持平,其余交易日均上涨。良好的赚钱效应吸引资金持续净流入,与股价上涨形成正反馈。打破这种正反馈,要让追涨买入的人开始赔钱,形成亏钱效应导致资金流出,比如单日暴跌15%-20%,或者股价重心逐步下移跌破20日线。

6、官媒或监管层发声提示风险:A股偏爱炒作受政策支持的题材,不管是当年的互联网+,还是现在的数字经济。这波AI行情某种程度上与2月27日数字中国的顶层设计落地也密切相关。所以,资金还是比较关注政策态度的。如果官媒或监管层开始发声提示风险,可能成为这轮AI行情的拐点。15年牛市的终结就是始于6月13日证监会要求券商清理场外配资,否则那轮牛市还会到达一个更高的高度。

7、泡沫阶段的离谱估值方法:在每个板块进入泡沫状态后,总有人创新估值方法来解释高估值的合理性。我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几次泡沫,每次都是如此,不管是互联网+、茅指数还是宁组合,这轮AI行情也不会例外。也许可以这么解释,这次不一样,AI是近40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技术革命,其重要性不亚于互联网。面对下一个时代,传统的估值方法已经不适用,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估值方法和安全边际。

其实,太深究基本面和估值很难参与主题投资,也赚不到什么钱。比如,微软3月17日发布Copilot,将ChatGPT技术引入Microsoft 365的Office全家桶。有人认为,这对金山办公是利空,但其股价当天大涨15.45%,这段时间累计上涨49%。我这周看到一种估值方法,给金山办公的市值空间是1万亿市值,长期1亿付费用户,AR­PU值500元/年,给20倍PS。

8、一些股市小白通过大胆参与AI赚到不少钱:最近很少看到有人截图晒收益率,因为大部分人都没充分抓住这轮AI行情,甚至持仓个股被AI抽血而赔钱。如果这轮AI行情演变成大级别行情、并且赚钱效应扩散出去,我们会看到股神遍地都是,而且新手的进攻性强、风险意识弱,往往还会赚得更多。

15年牛市就是这样,有人投入30万本金,不到2个月赚到200万,但最后利润全部回吐还倒亏;还有人卖房炒股,希望最大化享受牛市的红利,最终赔钱后连房子都买不回来。中间纸上富贵的人多,最终落袋为安的人少。多数人都会成为泡沫破裂的买单者,这是因为利令智昏,在牛市的氛围中容易头脑发热、情绪上头,人在操作顺利时也容易自信心爆棚,直到被市场严重打脸时,才会重新认清现实、看清自己。

最后说下,在一片强烈看好的声音中,现在写这篇文章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其实我也认可AI的长期发展前景,不然不会从3年前就开始研究科大讯飞,最近也在学习和关注AI。但仍然把这轮AI行情定性为主题投资,是因为目前还无法归入成长股投资的框架。有些人把AI的潜在涨幅与半导体、新能源相比,但卓胜微和宁德时代的净利润4年翻9-13倍,我不知道哪家AI公司未来4年能有如此快速的业绩释放。

而站在主题投资的角度,无非是行情级别的大小。这段时间不止一次听到"焦虑"这个词,其实就是担心踏空大行情。对场外资金来说,最焦虑的是这轮AI行情可能形成类似13-15年互联网+的大级别行情。如果只是类似5G、工业大麻、区块链、元宇宙、信创和人形机器人等主题,那么这波行情会很快接近尾声,也没什么好焦虑的。所以,这篇文章讨论的前提假设是,这轮AI行情可能演变成为大级别行情。

即使真演变成大级别行情,同样也没什么好焦虑。手上与AI+有关的股票,最终也会跟着补涨、提估值,可以趁机兑现利润。其他无关的股票,继续持有耐心等逻辑兑现即可。市场总是风水轮流转,最近风光无限的这批AI概念股,在股价正式启动前的1-3年都表现很差。现在AI与非AI的这种极度分化不会成为一种常态,稍微把时间拉长点就很容易看清楚。

以13-15年的互联网+行情为例,任是当时的弄潮儿,13年公募冠军,14-15年业绩也都是排名前5%,15年5月11日一天募集超过百亿资金,6月5日创业板指数见顶。伴随着行情逐步退潮,他也在18年6月正式离职而转战私募。在任风光无限的那段时间,持有茅台的投资者很是落寞,当年大盘从2000点涨到5000点,茅台严重跑输上证指数,涨幅只有65%、位居全市场倒数5%。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

股票史上大热必死的例子数不胜数,在1995-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巅峰时期,纳指1999年暴涨85.6%,同年巴菲特的收益率只有0.5%,远远跑输纳指。那年夏天,连《时代》周刊的封面都在嘲笑他过时。不久之后,2000年3月纳指见顶,连续三年暴跌,但巴菲特只有2001年小幅亏损6.2%,这三年远远跑赢纳指。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2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