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资、择业决策时是要避免犯错还是更好容错?

2023年6月22日21:29:12147

不论是投资还是择业,我们都可能会犯错,或者遇到很多黑天鹅事件导致当初我们看好的行业或企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话,那么究竟如何去应对可能出现的这些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简单说,我的答案是犯错是不可避免的,黑天鹅事件的发生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两方面我们都只能承受,不可能完全避免。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尽量在决策时,提高我们的容错性。

菲兹杰拉德曾说过:“同时持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的智慧”。而对于投资,唐朝老师也说过一句话:“一个投资者脑海里需要——且必须要——有一对相互矛盾的思想体系同时存在,一个是坚信自己是对的,另一个是坚信自己一定会错。

如果没有前者,投资者就不可能依据自己的判断去投入资金,尤其是投入较大数额的资金。

因为比较好的投资机会往往出现在整个市场利空弥漫、股价大幅下挫的时候,如果对自己的估值和判断没有「坚信」,逆流而上所面对的冲击能把投资者吓傻。

真正等到市场上没什么看空声音时,股价中往往已经反映了市场的乐观情绪,得到平淡甚至差劲投资回报的可能性反而较大。

1、正确率

然而,没有人总是对的,巴菲特曾亲口说:「资本市场里,能有60%的正确率你就是大赢家,能有70%正确率你就能封神」。

或许你说,这不对嘛,我明明见过很多快进快出,赚个1%就走的,他们正确率很高呀。

这是典型的把胜率等同于正确率,其实很多股民胜率很高,但损失惨重,因为他们操作方法是只要一只股票赚了哪怕1%,就立刻获利了结,只要出现亏损,不论损失多大都死扛,这是很愚蠢的,就像玩赌博,赢了你赚1块钱,输了赔10块,如果你的胜率是70%,可能听起来很高,但你会最终输的裤衩都不剩,你必须胜率超过91%,这游戏才值得玩。

因此,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地把正确率做一个简单的定义,就是:在潜在收益与可能的损失对等甚至潜在收益大于可能损失的情况下,你的胜率可以约等于正确率。

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如果你的投资正确率可以超过55%,你就可以确保在股市里赚钱了(因为还有手续费),有60%的正确率,可以妥妥跑赢指数,哪怕是巴菲特和芒格,他们的正确率恐怕也不超过70%。

2、芒格的脱靶

可能你不相信,巴菲特和芒格这么厉害的人,正确率也会这么低?

还真是,其实他俩投资的烂企业不少,很多都是亏损出局。别的不说,就举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这也是前段时间唐朝老师分享的:

做投资、择业决策时是要避免犯错还是更好容错?

这是在1999年,芒格在西科金融股东大会所讲的判断:①互联网的革命程度,没有电视那么高。②我不相信互联网可以和电视相提并论。③我不在乎互联网会变得多么有效。

站在后视镜视角,我们都知道芒格这个判断错到离谱。互联网的出现①对人类的影响远远超过电视,②电视今天已经被互联网打到没牙了,③在互联网的整个爆发过程中,巴芒二老由于其错误的认知,基本是完美错过。

你看,哪怕是巴菲特芒格,都会有这么离谱的认知错误,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了。因此,另一个对立的观念至关重要,那就是「坚信自己一定会错」。

只有坚信自己一定会错,才可能「远离杠杆」;只有坚信自己一定会错,才可能「适度分散」。

这些都是在为自己的无知,上了一个保险。我非常喜欢芒格的一句话:分散是对无知的保护。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这种保护。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使巴芒二老有过这么明显的错误,依然没有阻挡伯克希尔近20年获得年化10%以上的收益率,足见他们的投资体系有多么高的容错率。

3、选择容错率高的企业

正是基于上面说的逻辑,我觉得不论是投资还是择业,都要尽量选择容错率较高的行业或企业,那么,什么是容错率高呢?其实就是商业模式比较好、具有宽广的护城河、可以持续获得超额利润。换句话说,就是抗造,即使短期遭遇一些宏观政策负面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管理层决策失误等等,依然可以生存的还不错。

芒格说:“我有个理论,一点儿也经受不了烂管理层的生意,算不上好生意。我会专门研究那些老板天天喝酒,都不影响生意的公司。”

巴菲特也说:“一定要选那种猪也可以管理好的企业,因为早晚有一天企业可能会被一些蠢猪来管理。”

唐朝老师有句话也说的这个道理:“因为步步都踏对而成长起来的企业,其实是比较令人担忧的。最好的投资对象是那些昏招频出,结果还不断成长的企业。”

不仅仅是投资,在择业的时候,如果你想去一个规模稍微大一点的企业,那一定要尽量选择商业模式好、容错率比较高的企业,因为老板会经常更换、战略会不断调整、企业竞争格局会动态变化,但商业模式好的企业,你自己在里面待着也会更有安全感,也会有更多的精力去聚焦于自身的成长和能力的提升,而不必整天为企业的发展、自己收入的稳定性担惊受怕。

4、择业的容错性

我就以我所在的公司为例,来说说我自己的一些分析和思考。

对于TO C端的企业来说,我觉得有一个分析的黄金公式——收入=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今天就从这一个比较小的切面来简单说说我对我所在券商生意的理解。

其实绝大多数券商,客单价和复购率差异并不大。从客单价来说,虽然每家券商都在试图提供差异化服务以吸引高端客户,以便提高客单价,但其实除了极个别头部券商,绝大多数券商我觉得差异很微弱。复购率呢,基本可以拆分为股票和基金的复购率,股票复购率就是换手率,是看客户交易习惯的,跟券商关系不大,基金的复购率,主要看客户产品配置的体验,刚才我也说了大多数券商服务的差异化不算高,所以基金复购率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差异。

那么,流量和转化率就格外关键了,恰好很多券商就是在这两方面进行PK。我个人觉得,我所在的公司,就是在这两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这是我愿意长期效力的核心原因。

从流量上,我们有合作非常紧密的兄弟公司,他们的客户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他们的员工也都是我们潜在的兼职营销人员,所以我们天然拥有流量优势,虽然这个优势这几年在减弱,但依然存在。

从转化率上,因为我们兄弟公司的员工跟客户的黏性往往比我们要高很多,所以他们帮助我们营销,比我们直接去营销陌生客户,转化率高非常多,而传统券商大多就是靠陌拜和客户转介绍。另外,我们有别的公司无法复制的独家权益,客户可以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些都可以让我们的转化率远远高于同业。

正是在这两方面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我所在的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就在七八年前,我们还排在行业20名开外,现在已经稳居前十了。

而从企业管理和战略的角度,说句实在话,总部的领导层有过非常睿智的判断和战略选择,当然也出现过一些错误(仅代表个人看法,领导们,冒犯了)。但是,哪怕是出现战略上的一些错误,依然没有阻挡这个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利润不断提升,这是我非常欣慰,也有充足底气的地方。

虽然当年我入职的时候确实压根没想过这些,也压根不懂什么商业模式,完全是机缘巧合,但我很感谢当初的那个决定,而且我也更深刻地明白看懂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跟随一个有长期增长潜力、容错率高的企业共同成长,是我们想在职业生涯里有所作为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最后,也祝愿大家不论是在投资还是择业时,都能选到护城河深、容错性高的企业,并通过投资或加入这些企业,获得自己人生的成功。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2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