仟隽投资谈投资为什么要聚焦品牌而非供应链?

2023年7月25日10:15:52220

过去的文章里我经常会说一句话,投资的话,要投资品牌,而不是供应链,供应链的企业是赚不到品牌的钱的,因此有很多企业基本面很好,但是我始终不敢重仓。

比如国投电力、长江电力、陕西煤业、青岛港这些,偶尔我也会买,但是不敢大仓位。

那为什么要投资品牌呢?怎样才能成就一个品牌?这个聊起来恐怕话就长了,今天试着简单的侃一侃。段永平对品牌的定义说的很好,他说品牌其实就是一个企业过去所有事情在消费中心中的印象好的品牌影响力是消费者长期满意度的积累。

很多人非常看重营销和广告,段老板对营销的定义也很精辟,他讲广告就是尽可能高效率的将想传达给消费者的东西传达出去,最差的广告其实是夸大自己产品效果、欺骗了消费者的广告,因为消费者这个群体从长期来看是很聪明的。

我非常认可段老板的这两句总结,直达本质,只是还有点抽象,这里简单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进一步认识品牌,大家不妨可以通过商品品牌人的品德(人品)来做对比来加深对品牌的理解。

这样一看就显而易见了,人品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事情在大家心中的印象。那么人品到底重不重要呢?我们再来举个例子,有一天你身边有两个人小刚和小明同时找你借钱,都借十万,小刚人厚道本分,在朋友圈里口碑相当好,从来都是乐于助人,信守承诺,你可能只收他5%的年息或者不收,而小明口碑很差,经常有借钱拖拉的事情,那你可能就会收他15%的年息甚至不借,你看这个里面的资金的成本差其实就是人品不同导致的。再举个例子,小芳和小红两个人都开烟酒店,小芳热情周到,假一赔十,童叟无欺,而小红则经常宰客、售假,过了一阵子,大家就都乐于到小芳店里去买,既不担心买到假烟假酒,也不担心价格上吃亏,而小红的店里因为之前卖过假烟假酒,价格也忽高忽低,慢慢生意就越来越差,你看,两个人品不同的人,最终生意上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当然不管是厚道的小刚也好,还是本分的小芳也罢,他们保持那样性格和人品的初衷都并不是为了后面的好处才去那样做的,而是说从一开始厚道、本分、诚信就是他们的人生信条,在后面的人生中,他们被动的开始从中受益,但是回头看这两个案例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很多收获,特别是当我们在利益面前面临选择的时候,哪怕说是为了长期的利益我们也应该选择诚信、本分,应该爱惜自己的羽毛,注重自己的人品和名声,芒格说过一句话,诚信其实是最好的策略,毕竟每一个谎言,你可能都需要用无数个新的谎言去掩盖。

再聊聊广告,广告是什么呢?其实就相当于一个人对外界介绍自己。我身边有很多人以前营销的书看的多了,把广告看的特别重,把销售看的特别重,有一个做营销的朋友每次面试的时候还会问下面的员工,如果让你把梳子卖给和尚你应该怎么做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然后每次我都笑话他,这种问题不如不问,可能从职业的角色来看,他问这种问题无可厚非,销售岗位和营销岗位要的就是那种不服输的精神,但是商业的本质还是要讲究供需匹配,任何一个卖梳子的企业,从正常角度它的目标客户都不应该是和尚,可能有些聪明的销售成功通过忽悠让和尚买了些送家人,甚至说让寺庙买了一批再借开光名义高价卖游客,这些案例都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不长久。这个就好像一个人在认识新朋友或者在面对相亲对象介绍自己时,因为他很聪明的知道对方想要什么,然后介绍自己时就针对性的夸大自己的能力、品德、收入、家境等一样,从长期看也是不可取的,毕竟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因此当你经营一个企业的时候,如果你想宣传自己的产品,你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原则的话,就当是自我介绍好了,一个企业是否需要对外界高效率的介绍自己的产品呢?必然是需要的,就像一个人如果想要事业成功也需要多处朋友,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嘛,好的人脉能使自己的能力边界得到放大,一个企业对外介绍自己的原则是什么呢?就跟自我介绍一样,实话实说。

当你投资一个企业时也一样,如果一个企业总是放大自己的产品优点,总是喜欢讲太多情怀的东西,历史上的发言和实际的行动也总有很大偏差,碰到这种满嘴跑火车的企业管理层,那还是不要碰为好。

如果我们继续将企业的品牌和人的品德结合起来看的话,我们还会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在我们身边,一个拥有很好人品的人是比较少的,但是无疑这样的人一般都很成功,企业也是这样,拥有很好的产品品牌的企业也是非常少的,万里挑一,同时这样的企业一般也活得相当滋润。

再来看,通常好的企业品牌和好的人品也是相关联的,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一个企业有着卓越人品的管理层,他们才能做出卓越的品牌来,你指望一帮坑蒙拐骗的人做出百年品牌,我是没见过的,因此做品牌是非常难的,做品牌的人本身在他的生活圈里可能就是个品牌,因此,不知道是巴菲特还是芒格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投资就是投人,优秀的人值得追随

而供应链上的企业为什么很难赚到品牌的钱,现在看也就显而易见了,供应链上的企业所面对的客户群体太窄了,比如汽车电池客户未来面对的大客户可能就是那几个车企,而车企面对的消费者群体却是普罗大众,也正是因为面对群体的体量不同,所能积累的品牌势能也是不同的,而品牌势能在商业社会就如人品一样,是一项非常有价值却又不在财报中体现的资产。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