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天(2023年8月21日),我跟踪的8大指数:上证指数、深证综指、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小100指数、创业板指数、科创50指数、北证50指数,它们的长期力量,全部运行在“大部分向下”的熊市状态。
也即是说,目前沪、深、京这三地的整个A股市场,全部都在熊市。
同时,在我跟踪的近100个一级行业,以及200多个细分板块里,现在也绝大部分运行在“熊市”,5000多只个股也同样如此,还在牛市的屈指可数。
目前还维持在牛市运行的行业/板块有:1石油(2022年11月进入牛市)、2交通设施(2022年11月进入牛市)、3银行(2023年4月进入牛市)、4多元金融(2023年7月)、5建筑(2023年3月)、6通信设备(2023年3月)、7水电(2023年4月)、8软饮料(2023年6月)、9商品城(2022年11月)、10铁路(2023年3月)、11路桥(2022年11月)、12港口(2023年4月)、13央企改革(2022年11月)等。
从上面这10来个还在牛市的行业/板块,可以看出,大部分属于“央企改革”主题(中特估),属于国家大资金在背后推动。实际上,这些行业/个股维持在牛市的原因,也是国家为了稳住大盘指数,否则上证指数早就跌破3000点了。
但这些行业/板块在牛市运行已久,特别是以石油、银行等超级大盘股,它们目前不具备买入的投资价值。
它们维持牛市、没有大跌,对我们个人投资者的作用,仅仅是让大盘指数看上去,没那么糟糕,不用那么悲观罢了。
既然在行业/板块级别上,目前看不到大的机会,我们正确的选择无非只有两个:第一个、持有现金,不买股票;第二个、挖掘在长期几年底部启动,未来业绩有重大预期的个股。
对于大部分缺少个股深度挖掘能力、同时还缺乏长期持股心态的人来说,第一个选择(持有现金/不买股票),是更合适的。
我的选择则是:大部分的资金保持不动,同时从每个月在长期几年底部启动的个股里,挖掘基本面已经发生重大质变、未来业绩有良好预期的个股,按配置买入,然后长期持有。
这个选择有三个要点,请务必记住:
1、只能选过去几年都没有大涨过的,在长期底部又横盘了很久的(按年算)。
2、一定要个股的基本面或行业,未来有重大预期,符合时代发展的大主题。
3、买入后要做好长期持股的准备,不要害怕波动,大涨不喜、大跌不悲,每个月只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