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致命的投资理念

2023年9月16日21:11:41115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书里梳理了两位投资大师共同的23个投资习惯。也基于此,作者发现对于如何才能获得投资的成功,相当多的投资者都持有错误的理念。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五大最致命的投资理念。(作者梳理了7个,我认为其中两个有点重复,进行了归类优化)

致命投资理念一:要想赚大钱,必须先预测市场的下一步动向

现实:在对市场的预测上,成功的投资者并不比你我强。这可不是信口雌黄。

在1987年10月股市崩溃前一个月,乔治·索罗斯出现在《财富》杂志的封面上。杂志刊登了他的这样一段话:

美国股票飙升到了远超过基本价值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一定会暴跌。不能仅仅因为市场被高估就断定它不可维持。如果你想知道美国股票会被高估到什么程度,看看日本就行了。

尽管他对美国股市持乐观态度,但他也感觉到了股崩的逼近……在1987年10月14 日《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中,他重申了这一看法。

一星期后,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随着美国股市(不是日本股市)的崩盘巨亏 3.5亿美元。他全年的盈利在短短几天内被洗劫一空。

索罗斯承认:“我在金融上的成功与我预测市场的能力完全不相称。

巴菲特呢?他对市场下一步将如何变化根本不关心,对任何类型的预测也毫无兴趣。对他来说,“预测或许能让你熟悉预测者,但丝毫不能告诉你未来会怎样”。

成功的投资者并不依赖对市场走势的预测。事实上,巴菲特和索罗斯可能都会毫不犹豫地承认:如果他们依靠市场预测,他们一定会破产。

预测对基金的推销来说是必需的,但并非成功投资的必要条件。

致命投资理念二:“权威”理念--即便我不会预测市场,总有其他人会,而我要做的只是找到这个人

现实:如果你真的能预见未来,你是站在房顶上大声谈论它,还是闭紧嘴巴,开一个股票账户,然后大发横财?

伊莱恩·葛莎莉本是个不知名的数字分析师。1987 年 10 月 12 日,她预测说“股市崩溃就在眼前”。一个星期后,“黑色星期一”降临。

刹那间,她变成了媒体宠儿。而几年之内,她就把她的名声转化成了一笔财富。

她是怎么做的?遵循她自己的建议吗?

不。实际上,资金如潮水般涌入她的共同基金,不到一年就达到了7亿美元。即使每年只收 1%的管理费,她一年就入账700万美元,业绩真不错。此外,她还开始发表投资研报,订阅者很快就增加到了10万人。

权威地位的商业价值让伊莱恩·葛莎莉发了财——但她的追随者们却没有这么幸运。

1994年,她的基金的持有者们不声不响地投票决定终止该基金的运营,原因是平庸的表现和资产基数的萎缩。这项基金的年平均回报率是4.7%,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平均涨幅为5.8%。

在一炮走红后的第17年,伊莱恩·葛莎莉仍保留着她的权威加媒体宠儿的地位——尽管她的基金已经失败,她的研报已经停发,她的整体预测也糟糕至极。

例如,在1996年7月21日道琼斯指数达到5452点时,有报道说她预测道指“可以冲到6400点”。但仅仅两天之后,她便宣布“股市可能下跌 15%~25%”。

这就叫两头顾

这是她在1987~1996年所做的14 次预测(根据《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和《纽约时报》的记录)中的两次。在这 14 次预测中,只有5次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她的预测成功率是 36%。就是用抛硬币的方法,你也会预测得更准,赚更多的钱。

而伊莱恩·葛莎莉只是众多的昙花一现的市场权威之一。

20 世纪90年代的网络繁荣制造了另一批媒体“英雄”,但在纳斯达克指数于2000年3月开始狂跌后,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销声匿迹了。

正如约翰·特雷恩在《点石成金》中所说:“一个知道如何将铅变成黄金的人是不会为每年100万美元的报酬而把这个秘密告诉你的。”更别说在媒体上免费告诉你了。

这就是巴菲特、索罗斯和其他靠实际投资赚钱的投资大师很少谈论他们的行动,也很少预测市场的原因。

这里说句题外话,为什么投资大师往往很少预测市场?难道他们不知道预测对了很赚钱吗?

他们当然知道,但是,他们更知道市场很难预测,因为影响短期市场走势的变量太多了,这些变量很多是随机出现的,所以无论用什么样的模型去分析,对市场短期预测的成功率都不会很高,而且这方面人不是机器的对手,指望通过预测市场赚钱,不如交给量化交易去做。

致命投资理念三:“内部消息”是赚大钱的途径

现实: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投资者之一。他最喜欢的投资“消息”来源通常是可以免费获得的——公司年报。

当乔治·索罗斯于1992年用100亿美元的巨额空头冲击英镑时,他获得了“击垮英格兰银行的人”这一称号。

他并不孤单。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英镑濒临崩溃的迹象。就算没有数千名,也有数百名其他交易者随着英镑的急剧贬值发了财。

但全力投入的只有索罗斯,也只有他将高达 20亿美元的利润带回了家。

现在巴菲特和索罗斯都已名扬天下,已经有高高在上的资格了。但当刚开始投资时,他们什么也不是,也别指望受到特别关注。而且,巴菲特和索罗斯在出名之前的投资回报都比现在要高。可见,对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来说,现在以任何方式利用内部消息,显然不会有太多好处。

就像巴菲特所说:“就算有足够的内部消息和100 万美元,你也可能在一年内破产。

致命投资理念四:要赚大钱,就要冒大险

现实:就像企业家一样,成功投资者是很不喜欢风险的,他们会尽可能地回避风险,让潜在损失最小化。

很多人认为:企业家有很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大多数企业家都乐于冒险。但是,如果你真的看了很多成功企业家的传记,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都会竭尽全力回避风险。

成功企业家厌恶风险,成功的投资者也一样。规避风险是积累财富的基础。事实上,如果你去冒大险,你更有可能以大损失而不是大盈利收场。

像企业家一样,成功的投资者们知道赔钱比赚钱容易。这就是他们更重视避免损失而不是追逐利润的原因。

很多人心里面默认: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反过来要想获得高收益,就必须承担高风险。

然而,这并不准确。很多在你眼中是用高风险博取高收益的投资,在投资大师眼里是用低风险博取高收益。

比如,巴菲特有一个著名的“打孔原则”,说如果给你一张只有20个打孔位的卡片,这些孔位,代表着你一生中所有可以做的投资,你只有20次机会,用来增加你的财富总值。这样,你将认真考虑每一个决定,只在概率足够大的时候才进行投资。这也就是巴菲特为什么偏爱像苹果、可口可乐等具备深厚护城河公司的原因。

他在投资这些企业之前,已经深度理解了所投企业,并认真评估了里面的风险,在他看来,对这些企业的投资就是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巴菲特几乎很少冒险。

致命投资理念五:寻找投资圣杯

某些地方的某些人已经开发出了一种能确保投资利润的系统——技术分析、原理分析、电脑化交易、江恩三角,甚至占星术的神秘结合。

现实:这种理念是“权威”理念的必然产物——只要一名投资者使用某位权威的系统,他赚的钱就会像这位权威(自称能赚到的)一样多。这种普遍的致命投资理念正是推销商品交易系统的人能够赚大钱的原因。

“权威”和“系统”理念的根源是相同的:对确定性的渴望。当有人就一本描写沃伦·巴菲特的书向巴菲特提了一个问题时,他回答说:“人们在寻找一个公式。”就像他所说,人们希望找到正确的公式,把它输入电脑,然后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看钱往外冒。

插播个题外话。平时,我遇到很多投资者都会问我一个问题:你选股票都是用哪几个指标?看财报你最重视哪几个数据?这背后都隐藏着着急、速成、期望一招鲜吃遍天、指望有确定性赚钱的方法。

然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投资里没有圣杯。你可以构建自己的投资体系,让自己的投资越来越游刃有余,但这个体系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状态,永远学习、永远思考、永远完善,这才能让这个投资体系保持长足的有效性。

放弃寻找圣杯的想法,踏踏实实地去研究每类投资标的赚钱的底层逻辑,然后去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才是真正的康庄大道。

备注:文章中内容大都出自马克·泰尔的《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