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目标新看法

2023年11月17日11:11:1198

财务报告的目标究竟是什么?现实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两大目标: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而且认为这两大目标之间存在着冲突,也即带来我们熟知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之争。但是它们之间真的有冲突吗?受托责任观,是受人之托,为人理财,提供报告,天经地义;财务报告如实反映其实是基本的要求。

会计报告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反映的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但是机会成本才是我们进行决策的基础。这两大观点的矛盾,体现在:受托责任观目标的达成只需要历史成本的信息就可以了,但是决策有用观还是要解决历史成本信息怎么为未来的决策服务的问题。

问题是历史成本真的是完全的沉没成本,对未来的决策没有任何意义吗?非也。现实当中的信息费用局限,也即信息收集、处理以及分析都离不开对于过去的了解,对公司的过去了解的越全面,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推断也会越准确,因为从公司发展的历史来看,现在与过去不可能完全没关系,未来与现在也不可能完全脱节,历史渊源以及初心可能部分决定着公司的未来。而其发展轨迹可以从财务报告的数据当中看出一些蛛丝马迹。这样历史成本的会计数据本身就具有现实意义。公司的战略构想永远走在会计数据的前面,但公司之前战略的实施效果最终会在会计数据当中体现出来,有意义的会计准则应该要让会计数据反映公司战略的执行。我们觉得如实反映应该成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最高目标。

会计数据如果能帮助投资者去验证过去公司战略构想的实现,其也就具有现实的决策意义。而众多先知先觉的投资者正是通过这种数据的分析获得对公司未来图景判断的信息,进而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从信息分析的角度看,每一位投资人,其实都会有自己的误区以及能力圈。在自己的能力圈,在自己看得懂的地方下注,当然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收益有了充分的保障。所谓巴菲特的能力圈理念正是如此。能远离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其实就减少了缺少信息可能带来的损失,你看清楚了公司未来,而会计报告的数据正如你推测的那样,你就真正熟悉了公司,你相比其他的投资者就有了更高的信息租值可以享用。

所谓的决策有用观,只不过是增加了不少公允价值的信息,但是公允价值的信息真的是对决策有用的吗?从现实的角度看,公司所拥有的资产之价,在市场当中的确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你怎么去判断这变化只是市场的风险偏好导致的短期之变,还是长期的公司的局限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带来的呢?若是前者之变,你如果在当期确定了巨额的利得,万一再过一段时间,其市价又跌回原位,这巨额的纸面利得化为泡影,岂不是让报表本身深受其害,变成了数字变动的游戏。

如何判断公司所拥有的纸面利得,是因为长期重大局限转变带来的,还是只是一种短期的炒作,就需要深刻理解公司经济业务背后的合约本质。你要分析出究竟是否真的是公司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引起的。若是如此,这巨大的纸面利得就是稳定可期的。其实市场的投资者自己会去判断这纸面利得的持续性问题,每个投资者的不同选择,最终会造成某种合力,体现在股价的波动之中;而最终能够从长远的角度判断对的投资者会得到丰厚的奖赏,而判断错误的人,会受到损失的惩罚。而短期的波动,如果股价呈现过山车状态,则是零和博弈的戏码,是一部分赌徒赚了另一部分赌徒的钱。而对公司未来判断准确且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则忽略掉了中间公司股价的波动,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这背后显然是正和博弈。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4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