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选择守旧OR创新?—阿罗替代效应

2024年1月4日11:20:0688

木子,最近从管理学顶刊《Management Science》上面阅读了一篇关于开放式创新的文章,这篇文章从创新的视角出发研究了阿罗替代效应的变化,这引起木子的关注,究竟什么是阿罗替代效应呢?它与我们之前讲过的熊彼特的创新有何不同?

熊彼特认为,垄断会促进企业创新,换句话说,如果企业时刻面临挑战者的进入威胁,它就必须不断创新以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这就是所谓的熊彼特创新效率效应。

而一个不受挑战的垄断者,创造和接受新技术就会替代既有利润,既有利润越大越牢固,垄断者越不愿意创造和接受新技术。换句话说,垄断企业往往容易满足于现状,对创新缺乏进取进取心,反倒是那些规模较小、市场力量微弱的企业对研发竞争更有热情。

其实,简单的说来你要自我革新的成本太大的时候,你可能怠于自我封闭,不去寻求改变,这就是阿罗替代效应。这种阿罗替代效应,典型的存在于受行政性壁垒庇护的垄断企业。

可见,创新的激励和动力在于市场的竞争结构下的竞争状态。

熊彼特认为任何创新性投资必须有某种保护行动。换言之,只有靠垄断带来的超额利润激励,才能让企业有动力去充分提供创新这种具有高度正外部性的产品。

与熊彼特的观点截然相反的是,肯尼斯.阿罗指出创新在给企业带来潜在收益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企业损失现有利润。和处于竞争行业中的企业相比,拥有垄断权力、不受竞争影响的企业投资新技术的积极性更低。

试想,对于垄断者而言,采用创新技术和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可能意味着企业面临损失更大的现有利润的风险,这些现有利润就会阻碍其研发创新,而处于竞争行业的企业在进行创新时则没有相应的机会成本。

因此,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假设的是创新有助于保护垄断地位,或者说企业会为了保护垄断地位的考量而开展企业创新研发活动,而阿罗的替代效应是一种相反的结论,垄断者往往会局限于自己原有的技术地位,在不被外部竞争者挑战的情形下,垄断企业更倾向于保守。

两者其实都强调了竞争的作用,熊彼特的创新指出的是垄断者为了自己能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转而投资创新活动;而阿罗则认为的是垄断者缺乏竞争,或者拥有巨大市场地位从而往往会陷入僵化思维,不愿意创新。

两个究竟是哪一个占优,则可能是面临不同的市场条件,企业家如何进行选择。对于一个有着创新思维和求变的企业家而言,她/他是会增大创新的,但是对于一个思维僵化、格局较小的企业家而言,可能不会进行创新,而是陷入沾沾自喜的境地中。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6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