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准备金?关于超额准备金率

2024年4月26日09:59:04189

超额准备金率(Excess reserves rate),是指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的货币资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

A 何为准备金?

举个例子,大家将资金存放在银行,然后银行将我们的钱放贷给需要贷款的人,那么银行就借此获取了贷款的利息,在向我们储户支付了利息之后,银行获得净利润,这是当前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那么,加入银行在一段时间内一共吸纳了100亿元的资金存款,那么根据央行的规定,商业银行是不能将这100亿全部拿出去房贷的,这是对商业银行的约束。

也就是说,商业银行要预留一部分准备金以备储户的随时“取钱”业务,而这就是准备金。

准备金(reserve)指商业银行库存的现金和按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实行准备金的目的是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银行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法定准备金制度还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行控制的一种制度。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10%,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100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00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800万元。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央行在国家法律授权中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将自己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交存央行,这个比率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按这个比率交存央行的存款为法定准备金存款。金融机构缴存的法定准备金,一般情况下是不准动用的。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实际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引起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规模变化,进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缴存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反之,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央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供自主运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B 何为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库存的现金按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实行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银行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法定准备金制度还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行控制的一种制度。中央银行控制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的多少和准备率的高低影响着银行的信贷规模。这个制度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将吸收的存款全部贷放出去,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或以存款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重,称为准备率。

金融机构为适应资金营运的需要,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时有随时可调用的资金,按规定在中央银行开设存款帐户,存入一定数量的准备用于支付的款项。由于这个存款帐户和法定存款准备金使用同一个存款帐户,因此超额准备金率就是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数量以外保留的准备金,其应达到的数额用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来衡量。

其表达式为: 超额准备金率=准备金总额/存款总额×100%  =(在中央银行存款+库存现金-法定准备金)/存款总额×100%

超额准备金相当于银行的超额准备。

从1989年开始,中国中央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核定了支付准备金比率。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备付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往来账户的存款。

适度保持备付金率的作用在于:

①保证银行体系的正常支付能力。银行必须随时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和流动性强的资产作准备以应付客户提款。

②限制贷款过度扩张。支付准备金是专业银行具有现实扩张贷款派生存款力最活跃的部分,规定保留一定量的支付准备。

一方面减少了专业银行用于贷款的资金数量,直接约束其贷款能力;  另一方面,专业银行不能用降低支付准备水平的办法缴存派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从客观上就限制了专业银行扩张贷款、派生存款的能力。支付准备实际比率过高,在实施货币紧缩时期,专业银行仍可动用自己存款,继续扩张信贷,货币紧缩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若备付金实际比率过低,就可能出现不能应付存款的支取,引发挤提存款风波,迫使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因此,适度的备付金比率,是专业银行避免出现支付困难和强化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的必要条件。

C 超额准备金原则

确定合理的备付金率,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①保证存款的正常支付和资金清算的需要。

②专业银行总行、分行和地市中心支行是三级管理行,具有资金调拨和清算的职能,支行和办事处、分理处办理存贷款业务,各级机构都应根据不同职责任务核定备付金。

③基层银行与上级行的地理距离、通信和交通状况。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规定,各家专业银行按全国计算支付准备金占各项存款的比率,应逐步达到5~7%。

D 超额准备金率的劣势

备付金比例的高低反映了信用社留存的备付金在吸收存款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支付能力越强,但是,该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一,用于计算该指标的存款总量只是账面数,而不是实际数。因为许多信用社的定期存款被当作股金纳入核算。如果将这部分存款式股金计算在内,则信用社的备付金比例会有所降低。

其二,在信用社的备付金主要来源于再贷款和拆入资金的情况下,备付金率不能客观地反映出信用社留存的备付金对再贷款和拆入资金的依赖程度,因为依靠再贷款和拆入资金而形成的高备付金率并不能代表很强的支付能力。因此,备付金率反映出的支付能力的高低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今天,你学废了吗?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8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