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的折溢价摊销

2023年11月22日15:26:5975

债券是通过还本付息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其发行人若为公司,则称为公司债,若发行人是政府则称为国债。我们这里以公司债券来举例。债券一般会提前设定好面值及票面利率,面值一般是100或1000为单位,便于计算利息;票面利率则是由公司会同债券承销商根据公司信用等级来确定。有了票面面值及票面利率,就可以求出票面利息。此为利息的实际支出。(注意在发行价与面值不一样时,实际的利息费用会与利息实际支出不一样。后文会详细解释。)

债券在发行之时,受市场环境及公司信用判断偏离的影响,其发行价往往与面值发生偏离。若市场觉得债券的票面利率太低了,债券若是以面值来发行,债券就会无人问津,那就只好把发行价定得低一点,这样债券才能发得出去。此为折价发行。相反,如果市场觉得债券的票面利率较高,发行价便会水涨船高,超过面值,因为此时大家会抢着买此债券,最终结果债券必然是溢价发行。

在发行价与票面面值不相等时,对于购买债券的持有人来说,其投入的本金就是发行价;而发行债券的公司实际收到债券持有人提供的本金也是发行价。在这此发行价之下,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即实际利率)就不是票面利率;而是要根据此发行价倒推出折现率,其计算过程就是要找到一个折现率,使得此债券的票面面值折现值加上利息支出折现值总和,等于发行价。求得此实际利率之后,此债券的实际利息费用,是以发行价乘以实际利率。

在折价的情况下,此实际利息费用必然大于利息支出,其多出的差额部分也是本金的小部分,此本金部分会加到最初的发行价之上,成为下一期债券的本金,又称为摊余成本,成为计算下一期实际利息费用的基础。这样循环往复,最终会把所有的折价给摊完,而最终摊余成本会等于票面面值,也即最终归还的本金就正好等于最终的票面面值,因为对于发行债券的公司来说,最终要还的债券的本金正是最终的票面面值。

在溢价的情况下,此实际利息费用便必然会小于利息支出,其少的差额部分便是要冲减的本金,此本金便会最终从发行价中减去,也成为下一期债券的本金(也是摊余成本)。其后的过程是本金会逐渐减少,直到最后变成最终的面值。

在这个过程之中,实际上有两个本金,两个利率。一个是实际的本金与实际的利率;一个是票面的本金与票面的利率。前者乘出来的结果便是实际利息,或者称为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后者乘出来的结果则为票面利息,或者称为实际的利息支出(最终要付现的部分)

让我们举例来说明这个过程。假如公司发行一款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是5%,二年期债券。假如其询价之后的发行价定为981.67元,则我们可以推算出其实际利率为6%。

6%的实际利率是由方程式1000/(1+i)^2+1000*5%/(1+i)+1000*5%/(1+i)^2=981.67, 求单一未知变量求得。大家可以将6%代入到方程式中验证。

这样第一年的实际利息费用=981.67*6%=58.90元,而票面利息支出=1000*5%=50元;二者差额为8.90元,差额部分则意味着可以增加的本金部分为8.90元。这样下一年的本金(即摊余成本)变为981.67+8.90=990.57元,下一年的实际利息费用就=990.57*6%=59.43;而其票面利息支出就依然是50元,二者差额为9.43;这样加到第二年初的本金之中,正好等于1000元(990.57+9.43),这正是最终要按票面面值还的本金。而如果我们要问第一年末债券若是要还本,应该要还多少,实际计算出来的数便是上面的第一年末的摊余成本990.57元,这是为什么我们要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债券摊销的原因,因为不这样做,直接用直线法来摊销的话,其算出来的在债券存续期间的本金就不准确了。

以上是折价发行时的处理,如果是溢价发行,你们能举出相应的例子来说明债券的溢价处理吗?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4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