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头条的消息,还是恒大。
中国证监会依法对恒大地产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恒大地产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41.75亿元,对恒大地产时任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许家印处以顶格罚款4700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具体而言,恒大地产2019年虚增收入2139.8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0.14%,虚增利润407.22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63.31%;2020年虚增收入3501.5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8.54%,虚增利润512.89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86.88%。导致恒大地产于2020年至2021年间,利用2019年、2020年年报虚假财务数据在交易所市场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5期合计208亿元的债券,存在欺诈发行行为。
据处罚决定书,证监会决定对恒大地产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41.75亿元。其中,针对欺诈发行按照所募集资金的20%予以处罚,即41.6亿元,为证监会适用新证券法处理欺诈发行行为采取的最高罚款比例,与泽达易盛股票欺诈发行案、奇信股份非公开发行债券欺诈发行案处以同比例罚款;针对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行为采取顶格罚款1000万元;针对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行为采取顶格罚款500万元。
这个罚款估计是追不回来的,不过依据证券法,该做的处罚还是要做。恒大这次认定的造假,在学术上来看,其实还是略有争议的。也即提前确认收入是不是造假?提前确认收入,意味着收入其实是有的,只不过在会计上提前确认了。
收入准则2018年之后进行了重要的修订,收入准则也篇幅大增,收入确认全面转向履约义务,也即企业要真正履行了义务,相应的收款权利才具备,才可以确认收入。整个过程分成五步走,准则之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规定。这次认定恒大提前确认收入,显然是提前将预收房款确认成了收入。这个如果确实提前了,审计机构未发现就是严重的失责。
去年中秋时许皮带就已经被羁押,如今第一份的处罚终于出来了,估计后续还会有相应的其他处罚,比如刑事判定。一个恒大捅出这么大的窟窿,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影响到了这么多企业、家庭与个人,其罪当诛也!恒大与许的勃兴与陨落,正好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周期的写照。
五月刚过,自517新政以来,除了北京之外,其他城市顺应新政最终都出台了较为宽松的房地产政策。
刚刚过去的5月,以央行“517”新政为起点,需求端宽松力度空前的政策,迅速反映在了房企销售上。5月31日,第三方咨询机构克而瑞发布的百强销售数据显示,5月份,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224.1亿元,环比增长3.4%。其中,典型企业如建发房产、华发股份等环比涨幅明显,涨幅分别超40%、180%。累计前5个月来看,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同比降幅约4成以上,但降幅收窄了2.5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收窄。
从降幅来看,房地产销售已经停止下滑,但是复苏估计还得再观察几个月,最早估计也要在7月份才能看到更好的数据。不过,从整体形势来看,能保持缓慢复苏已经算好的,这一点我们在之前已经分析过了。
刚需盘不需要再等了,具体上车当然还要具体分析,因为不同城市不同区域房价走势不同,房地产必然走向分化局面,核心区域止跌无疑问,对于改善性住房选择来说,在考虑居住属性的同时还是要考虑地段、周边环境、公交、学位等综合因素,以价定质基本上不会出错,选对了地方,未来房价还可以往上涨。三线城市以下以及一二线的远郊楼盘将彻底失去投资属性,房价要保住也极难,租售比高的还有较大的下跌空间,也基本上会失去流动性,也即买入之后是极难售卖的。因此在这些地段买房完全可以再等一等,从现有的租售比来看,先租房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