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所谓的企业进入A轮融资或者某家投资机构对某企业进行了天使轮投资,那么我们知道这些所谓的投资的具体意思吗?
其实,经常听到的A轮、B轮、C轮融资就是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融资的意思,而种子轮融资和天使轮融资是因为初创企业规模太小,就类似于一个种子,迫切需要养料,而给予资金支持的投资企业就可以比作天使,为了促进种子成长,引进天使帮助的投资,这些说法都是西方融资中惯用的说法,在学术上并没有特别的定义,因此大家只需要理解即可,不需要在过于在意这种命名方式。
融资轮次,其实都代表着公司特殊的发展阶段
天使轮融资一般是指天使投资人或者天使投资机构,在看好初创公司前景的前提下,愿意自担风险,向该企业提供前期项目启动资金。以便该企业能够将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正常地孵化产品,并将该产品推向市场。天使轮投资金额一般在100万以上。
A轮融资是指初创企业已经过渡到成熟企业,产品正式进入市场,企业有着完整的商业和盈利模式。这时候企业为了扩大规模,那就必须获得一笔巨大的投资。这时企业的a轮融资,投资方都是相对专业的投资机构,投资也会相对较为谨慎一点,只有当你的产品足够优秀,并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投资机构才会选择投资。所以A轮融资金额一般在1000万以上。
B轮融资指的是创始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同时还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才会进行融资。融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优化产品,扩展业务,以便于获得更大的市场和盈利。而这时投资机构可不单看你产品的好坏,还要看你数据是否足够光鲜。所以B轮的融资金额一般在5000万至1亿。
比较有“中国特色”的是有pre-A轮或者A+轮融资(同样可以是在B轮、C轮等等)。而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明明没有初具规模,钱却烧没了,那就先来个pre-A轮江湖救急;或者在A轮融完以后,又有大咖看你不错,想投你你的业务,但你还没有新的业务进展,估值也基本没有变化,所以来了个A+轮。
可以说,PreA轮更似乎是一个夹层轮,融资人可以根据自身项目的成熟度,再决定是否需要融资,从哪里获得融资。倘若项目前期整体数据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只是还未占据市场前列,那么可以进行PreA轮融资。
此外,在C轮融资中,如果融资人的项目已经非常成熟,在行业内基本可以占据前三,即将准备上市,那么此时就适合进行C轮融资。此时除了可以进一步拓展新业务,也可以为补全商业闭环、准备上市打好基础。
D轮融资是指的企业经过多轮次的融资和发展以后,企业一般已经成功上市,这时候选择D轮融资的公司更多是上市公司投资拓展新项目或者启动对外并购重组,需要增发股份进行融资的情况。
总结一下:
种子轮投的是创意;天使轮投的是商业模式;A轮投的是产品,B轮投的是数据,C轮投的是收入,D轮投的是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