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和社保有什么区别?个人养老金有什么用?

2022年4月24日20:43:20450

大家有没有真正考虑过,二三十年后你退休了,没有工资了,养老钱从哪儿来?

月光族就不提了,连明年的事儿都不考虑,但是这两年多的疫情带给我们最大的反思之一,就是个人的抗风险能力。

生病了怎么办,失业了怎么办,收入大幅下滑怎么办?

这些还都是眼前的问题,其实作为成年人,还应该关心,老了怎么办?

最简单的一个原理,退休以后,工资没了,只有社保,而你每个月缴纳的那几百块钱,能不能承受你退休后的消费,一般是退休前的70%。

如果不行,是要消费降级,还是70岁再去看个大门?

这不,个人养老金来了。

上周四,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号称打造我国养老金的第三大支柱。

咱们先把意见的具体内容搁一边,三大支柱?莫非除了咱们五险一金里的养老保险,咱还有另外一笔意外之财藏在某个角落安静的等着给我当惊喜?

理论上说,还真有。

我国养老的三大支柱,是社保,年金,还有商业养老。

社保大家都在缴,每个月按比例缴纳,拿武汉来说,一共有十四个档,从200-5000不等,然后企业根据比例进行补贴,好一点的企业,个人交多少企业交多少 ,国企事业单位可能还会多缴,差一点的按照最低比例补贴。

连续缴纳15年,就有了领取养老金的权利,等真正退休了,就可以每个月领一笔来自过去自己省吃俭用送来的礼物。

当然,这礼物可不止是这些年我们缴的社保的总和,每年缴纳的总数,还要再乘个6%左右的利率,而且是复利,远高于10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

说人话就是,比如每个月共缴纳社保600,一年就是7200元,只缴纳了及格线的15年,那么这15年前的7200元已经变成了17255元,翻了一倍不止。

听起来很美好,利率也很高,但是不好意思,这钱根本不够。

因为养老赤字。

举个具体的例子。

假设小王30岁,计划30年后退休,每年收入5万,假设每年3%的通货膨胀,那么今年的5万元到30年以后就值12.14万元。

退休后,老王花销减少了,变成以前的70%,那么老王一年需要8.5万元才能维持生活水平。

假设老王能再活个25年,通胀继续保持3%,这25年剩下的钱以4%的投资收益增长,那么到60岁这一天,他需要189.70万才够再逍遥25年。

可是,老王交的钱,到退休那天,老王交的钱只够每年发6.8万,25年一共110.48万。

你看,这189.80-110.48=79.22万,就是养老赤字。

即便是养老金比例从2004年到2021年已经实现17连涨,养老金的缺口依然在,根据测算,到2028年,我国养老金缺口会达到100万亿元。

为什么缺口越来越大?

因为中国人活得更久了。

退休年龄没变,60岁退休,是基于1951年的预期寿命,那时候人均平均寿命才60岁。

于是,很多按时退休的老人,寿命远超过了以前的假设,所以多出来那些年的 钱,并不是自己当年交的钱,而是现在的年轻人,在养着自己。

上面那个79万对国家来说是小数字,可是当乘以1000万乘以2000万的时候,这个数字是非常恐怖的。

而且,社会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在座各位和下一代,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你看,这第一根支柱,明显撑不住了,第二根第三根需要跟上。

第二根,年金,国企事业单位听过,估计很多私企的朋友都不知道这是啥。

简单来说就是,在企业搬砖足够久,公司自掏腰包帮你缴。

嗯,就是那个加班费都装作没这回事儿的公司,他会帮你养老。

别闹。

这时候,这第三根柱就显得格外重要,毕竟,第一根已经快折了,第二根在梦里。

第三根柱子,以前也有,包括养老储蓄和养老保险,也就是自己养自己,靠居安思危的你提前为退休后布局,存款、投资加保险,补贴家用。

现在,国家又多给了选项,个人养老金。

根据《意见》,个人养老金对象是城镇和乡村有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也就是在缴社保的人群。

参与与否完全自愿,缴费多少完全自愿,但是有上限,一年最高12000元,未来可能还会调整。

除了显然的老有所依的好处,还提供税收优惠,每年可以拿去抵扣。

个人养老金和社保有什么区别?

第一,社保有强制性,依法缴纳,个人养老金全凭自愿。

第二,社保需要企业补贴,个人养老金目前来看不会强制补贴。

第三,社保基金虽然也投资,但是同一模式,个人养老金可以自主选择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还有公募基金四种产品进行投资。

自愿,有上限,多产品投资,这大概是个人养老金的最大特点。

个人养老金在咱们看来是个新东西,但其实跟美国传统个人退休账户IRA制度很像。

美国也是三个支柱,社会安全福利,公司和政府参与的退休金,还有个人缴费,个人缴费里,就是大名鼎鼎的401K和IRA。

这俩都是员工自己交钱,都有上限,也都是退休才能取,但401K公司会跟社保一样帮你缴一部分,而IRA是完全自己掏钱。

大概率,咱们的个人养老金,暂时是IRA模式,毕竟企业用人负担已经很重了。

所以,除了解决社保的大窟窿,个人养老金还有什么用?

对个人来说,这是个储蓄和投资的过程。

很简单一个逻辑,无论工资多少,多数人,如果拿出工资的5-10%,是不会太影响生活水平的。

还是拿上面的小王来说,月薪6000,每月就可以拿出300-600元来缴纳个人养老金,一年就是3600元-7200元。

四款投资,最激进的投资基金,根据A股过去20年8.8%的年化收益率,30年后,这笔钱会变成4.5万-9.0万,保守一点,选择一半理财+一半基金(收益率7%),30年以后变成了2.7万-5.4万。

上面的社保,加上企业年金(如果有),再加上个人养老金,各位梦想中的退休以后环游世界,仿佛又近了一点。

对很多没有投资经验的人来说,这种小额度的每月定投很适合,就像巴菲特说的,对毫无经验的投资者来说,定投指数基金,大概率跑赢基金经理。

对A股来说,这是一股机构新势力,未来有望超过“最大机构”社保。

我们总说,A股和美股最大的区别在于,A股多散户且机构没脊梁,美股多机构且散户没空间,这也是为什么A股一有风吹草动就剧烈震荡,归根到底是散户投资者更多偏短期投资,而非机构式的长期投资。

这也是为什么俗称北向资金的外资明明几十个亿就可以搅的A股天翻地覆。

现在,个人养老金来了,假设只有10%即1.4亿人参与,平均每人只缴500元,那么每月就会有700亿,假设里面有30%选择公募基金产品,那就是210亿/月。

2021年,北向创纪录的流入了4321亿元,也不过是个人养老金不到2年的流入额度,而且,这个钱大概率是不会轻易出来的。

往小说,这可以稳定大盘,加速A股的成熟化和机构化。

往大说,稳定的金融市场能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好公司来融资,挣到钱分红,皆大欢喜。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