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隔岸观火还是火中取栗?

2021年9月24日11:46:38600

在唐朝有许多出家的僧人也是著名的诗人,而且都留下流传百世的绝佳诗词,有一个叫齐己的晚唐著名诗僧,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也是著名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可见一枝独秀不是万花齐开时。

晚唐著名诗人均有低调的良好品格,这也成了爱好晚唐这些诗人佳作时都喜欢去探究这些能够流传百世人物的生平趣事,从他们的诗词中表达的意境和其不凡人生之路找到更多的答案。在晚唐还有一个著名的诗僧,叫乾康,才华横溢但是相当低调,不善于言,一言则光芒万丈。所以乾康后人化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找到其三首诗。

其中有一首叫《残雪》的,是其已经年过七旬,有一次其去拜见永州太守,太守自以为是以为乾康只是一个少来化缘的穷和尚而已,肚子里也不见得有啥东西,由于已经是隆冬季节直接打发走怕被他人指责,就指着地上昨夜下的残雪,要求乾康作诗一首。乾康当即轻咛道“六出奇花已往开,郡城相次见楼台。时人莫把和泥看,一片飞从天上来。”太守惊讶不已即刻下座以礼相待。

乾康还有一首著名的诗词《投谒齐已》,真可谓高人见高人,必然撞出火花来,请看:“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樟冷如冰。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纳僧。”或许做和尚的才有如此隔岸观火的如此高的境界,这种置身事外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境界,如果别人有难你隔岸观火那肯定不道德的,如果你看到别人着火你妄图乘火打劫,那肯定不可以。

在股市里实际上许多时候就是隔岸观火和火中取栗的选择,这种选择的结局肯定是不一样的。市场没有可以持续的趋势,只是依靠没有逻辑的想象就以为所谓有新的机会来了,如痴如醉的去追捧去追涨杀跌这就是火中取栗,不仅一无所获甚至自身难保,而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绝大多数都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隔岸观火。

马上又是国庆长假了,去年长假火爆的理财产品都要到期结账了,明星基金成了流星基金,他们用什么来交账呢?眼看去年集体跳进茅坑里的所谓赛道臭气熏天,怎么办呢,所以利用所谓节日效应除了编制可怜巴巴的故事诱骗散户跟风以外,还有啥手段可以用呢?这种妄图拉台权重市场跌多涨少的行情连散户都看厌了,所以除了自己买卖号称量化还有啥出路呢?

有一首著名沪剧叫庵堂相会,其中有一个著名唱段叫春二三月草青青,其中唱到:塘里芦苇叶放青,豌豆花开九连灯,菜花落地像黄金。萝卜花开白似银,这蚕豆花开黑良心。这芦苇、豌豆、菜花和萝卜,这就是昨天文章说的冬播作物,都是根茎类的徒有虚名的作物,芦苇空空,菜花落地,萝卜空心蚕豆则绝大多数作为饲料和肥料。你冬播了吗?

我不知道今天割肉去买消费股期待再次茅坑发香的不少,最后结局必然除了基金自救以外,很多的就是散户火中取栗去了,茅台都做不到一枝独秀,用酱油来挽救茅台这不是很可笑的,节日消费难道就是酱油食用油和白酒吗?这就是我们的消费升级吗?到这里不仅又使我看到了前一阶段排队五个小时买鲜肉月饼的这几天大概只要五分钟就可以买到特别新鲜的我不知道你有何感想?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