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特斯拉市值破万亿美金,比亚迪市值也在同时突破万亿人民币。那么比亚迪的价值被高估了吗?今天来聊下我的看法。
提到比亚迪,就不得不提宁德时代。具体的历史不详细说了,简单说就是,早期的汽车电池市场是被比亚迪垄断的,那大概是在10年前,虽然市场需求量不算大,但比亚迪确实是国内绝对的王者。那时候的宁德时代,处于创业早期,最初做的只是小型数码产品用的电池,正在准备进入汽车电池领域。
但比亚迪犯了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为了保障自家电动车的竞争力和销量,比亚迪决定不再对外提供电池,只用于自家汽车。这直接导致比亚迪把汽车电池市场拱手让了出来,这很大程度上给了宁德时代做汽车电池很好的助攻,也才有了近些年宁德时代的迅速崛起,风头不二。
如今的比亚迪,制造能力是非常强的,但主打的还是自家的电动车。我们评估比亚迪的价值,也应该重点去看比亚迪电动车的产品力和市场份额。
从最早的F0,再到后来的元、宋、唐。这期间比亚迪的纯电动车一直销量不愠不火,销量稍微高一些的还是比亚迪的燃油车,这是非常尴尬的一个现实。
而最近让比亚迪能抬起头的产品,是搭载刀片电池的汉。简单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汉这台车,外观中规中矩,内饰跟燃油车区别不大,最大亮点应该就是安全性比较高的刀片电池了。
汉跟特斯拉、理蔚鹏相比,不论硬件的创新性体验,还是软件的智能化程度,可以说都没有明显优势。汉的销量大概率是高开低走的。
纯电动汽车这个消费品类本身,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车的功能性。更承载了用户的第二个家,需要更好的体验,更智能的服务。这背后需要足够强的创新能力、互联网思维、软件技术能力。而这些能力比亚迪都不够强。
产品力和市场份额方面,比亚迪毫无优势,这部分的估值并不会太高。
而市场之所以会看好比亚迪,很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对其未来所能提供的制造能力和电池。当然也有巴菲特也是股东的原因,但这部分的影响比较小。
而对于比亚迪在未来的5-10年,会拿出多大比例的制造能力和电池供应,来卖给第三方友商,我个人是不看好的。
原因很简单,从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个人野心,和比亚迪早些年的致命错误来看,比亚迪是不会甘心只做个供应商和代工厂的,它希望的是成为电动车的国内霸主,甚至是全球霸主。但这个梦想在惨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可能久久无法实现。
比亚迪可能会一直追逐那个成为电动车霸主的梦,而陪它做梦的股东们,可能耐心所剩已经不多了。
目前的比亚迪市值上涨,主要得益于电动车概念走热和碳中和的国策利好,当市场热度退去,很难看到价值的巨大增长点,能维持目前的状态已经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