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股票会好起来吗(2023年投资思路梳理)

2023年2月1日09:48:18411

利用假期,对2023年的投资思路,进行了简单梳理,供朋友们参考。

首先,我们回看一下2022年。

2022年,全球重要资产表现如下:

2023年股票会好起来吗(2023年投资思路梳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2022年,在俄乌战争与美联储加息影响下,俄罗斯RTS指数表现全球垫底(-41.29%);美国纳斯达克指数(-33.03%)倒数第二,其中特斯拉跌幅-65%;苹果跌幅-26%;谷歌A跌幅-39%;

国内,A股受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上证指数全年下跌15.13%,科创50指数下跌31.35%,在此情况下,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下跌19.95%,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下跌21.15%,蔡嵩松、葛兰、傅鹏博、崔宸龙、谢治宇、刘格菘等均在年内创下了超过20%的回撤。

野草2022虚拟组合,综合下跌14.7%,实盘账户,有好有坏,综合浮亏12%,为近几年表现最差的一年。

主要原因,除外部影响因素外,原来擅长的价值分析+长期坚守的风格,不太适合2022年游资主导短线行情的特点,好在所持标的健康,有安全边际,回撤也不慌。

进入2023年1月份,春节前两周,人民币相对美元快速升值,外资涌入A股,迅速拉高了核心资产标的的价格,节前算是发了一波红包。

央视春晚,没看到疫情相关的节目,算是悄悄翻篇了,2023年主题,大概率要回到围绕经济建设了。

因为我们面临着很多问题,国际环境恶化,能源危机,房地产危机,地方债危机,人口危机,台海危机,疫情创伤等等,如果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难度会小一点;发展一旦停止下来,新老问题不断出现,解决问题的腾挪空间会越来越小。

所以2023年,经济发展必然要成为重中之重,发展是硬道理。国内外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2023年的增速有可能达到5%左右,这将成为2023年股市行情的大背景。

为研究今年的投资机会,我们有必要宏观梳理一下外部环境或者说外部风险。

1、中美竞争博弈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领域,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美国认为,中国的全面发展,对其全球领导地位形成了威胁,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是美国得以保持领导地位的保障工具,绝不允许受到冲击。

1)、美元地位冲击

这么多年,美联储利用美元的主导地位,一方面通过滥发货币,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通过美元的滥发和收缩,制造全球流动性危机,借助华尔街的金融财团,收割陷入危机中的国家。

从2022年10月公布的数据来看,美元国际支付比例扩大到了42.05%,上升了4.23个百分点;欧元国际支付比例为34.43%,降低了3.21个百分点(一方面。我国货币在国际支付中的比例只有2.13%。从数据看,目前人民币国际支付比例还很低,从趋势看,我国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系统已经覆盖多达180个地区,人民币国际结算比例,以及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央行报告显示,2021年以来,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延续增长态势。2021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0%,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20.32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在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比上升至49.1%)

目前看,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但还远远不足以对美元形成威胁,这也是美国还没有完全掀桌子的前提之一。

2)、核心科技冲击

美国最关注的核心科技,主要包括:

卫星和通信(这是可以偷窥全世界的眼睛,华为在全球的发展和通信布局,美国觉得很不安全了,自己的同盟,只能让自己来偷窥和控制)、计算机芯片设计和制作(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等,这些都要依赖高端芯片的发展、掌握芯片技术就掌握了未来科技核心)、通用操作系统(手机、电脑、汽车、家电、高端设备的底层操作系统,这也是随时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工具,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操作系统无疑是核心之一,美国肯定不希望别人掌控,否则就没有掌控力,没有安全感了)

客观讲,中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同时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还相对落后。所以理论科学和原创发明领域,中国暂时还没有大的优势;但在应用科学领域,中国还是比较不错,学习和追赶一流的速度特别快,让美国感受到了到了威胁,阻止或延缓中国的核心科技进步,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向高端发展的首选,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一系列的科技封锁行为。

2023年,预计美国对华为的打压,还会加码,打击科技龙头一直是美国的竞争策略,当年打击日本科技也是如此。

3)、军事地位冲击

美国的军事地位,保持全球第一很多年了。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军事实力,这几年也是突飞猛进,除了陆军传统优势保持外,海军和空军的发展速度特别快,战斗机和无人机水平,已经进入第一梯队,航母数量和技术水平也是大幅提升,在常规战争领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存在。

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只想保家卫国,维护统一,无意跟美国在全球军事争霸,但美国需要的却是绝对的安全,有意将我们牢牢围困在第一岛链之中,这也是未来中美双方军事博弈的主要领域。

2023年,军事方面的危机,理论上是时刻存在的,中美两国也都希望冲突能够在可控范围内进行,从美国角度看,需要反复紧张的局面,这样可以牵制中国的发展,引导资金回流美国,同时也可以为打压围堵中国找到更多的借口。

4)、价值文化冲击

最近春节档,流浪地球2火爆全网,获得了国内科幻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但美国纽约时报却给了恶意差评,打了30分,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中美价值文化冲突的一个缩影。

地球遇到生存危机,中国人重视家园,永不放弃,要带着地球和所有人,集体去流浪;美国人大概率离开地球,寻找新的合适的生存环境,实现少数精英的星际移民。就像古代大洪水,中国人选择大禹治水,美国人选择诺亚方舟。

美国对内讲平等,自由、民主,推崇个人英雄主义;对外推动颜色革命,同时站在经济食物链顶端,对弱国进行经济控制和金融掠夺。本质上,昂撒人骨子里的殖民文化和海盗文化,一直没有根除,竞争讲究零和博弈。

中国对内讲团结,讲和谐,讲集体主义;对外讲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同时强调互不干涉。本质上还是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乡土意识强,没有侵略性,中庸主义 。

两种价值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综上,中美竞争的最前沿是科技竞争,然后是金融,然后是军事,然后是文化,本质上还是经济竞争。目前还在可控范围内,主动权大部分在美方,只要美方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竞争,双方还可以在斗争中求共存,斗争中求发展。如果失控,一定是一方头脑发热,走向极端。

失控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搅局者的出现,造成不可控的局面。

而,这个搅局者,最大的可能就是日本。

2、日本的小算盘

客观评价,日本有很多优点。

1)坚持向强者学习

历史上,日本效仿我国唐朝,进行大化改革,废除奴隶制,设立三省六部,文化上,参考汉字创造本国文字,建筑上参照唐朝风格,甚至连衣服和饮食都深受唐朝影响。对于一个四面临海,资源匮乏,制度落后的小国,日本正是向唐朝学习文化技术,才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近代,日本最初明治维新,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近代强国之一。

现代,美国作为全球老大,日本自然要紧紧跟随学习,但美国争霸全球的几大优势(比如美元、科技、军事、文化),日本无法具备。而且曾经被美国核弹打击过,又在经济最牛的时候,被迫签了广场协议,可以说,从精神到肉体,都被美国打残了。

既然打不过,慕强的日本选择追随加入,而且死心塌地,现在美国最铁的盟友或者说小弟,除了英国就是日本了。

2)精益求精的制造业

日本80、90年代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日本制造的产品也是风靡全球,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也是被全球制造业广为学习。

还有工匠精神,成就了日本的机械和电子设备产业,好多精密的设备,比如高精度机床,日本的产品就非常有竞争优势。

3)日本的文化输出

日本输出了很多优秀的动漫作品,影响了很多年轻人, 在文化作品中,加入价值元素很容易,所以动漫输出,是日本文化输出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4)集体主义精神

日本虽然制度全盘西化,但骨子里还是亚洲人,集体主义精神也是存在的,这一点,在很多方面都能体现。

虽然日本还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但中日关系却很难彻底缓和,主要原因,还是二战的历史恩怨,还没有和解,日本对二战历史罪行的否认,对二战战犯的祭拜,无不刺痛和提醒每个中国人,不能忘却这段历史。

说了那么多,又绕回主题,日本为什么要搅局,搅局的好处是什么?

为什么要搅局?

1) 在欧洲大陆,美国安排了英国来搅局,在亚洲,美国安排了日本来搅局,日本作为美国的追随者或者小弟,必须按照美国的意思来执行。

2)围堵中国,有很多好处

升级台海矛盾,给美国牵头,西方全面制裁中国创造条件,中国在那些国家丢失的市场,比如家电、汽车、电子等,日本可以乘机补上。甚至也有可能,台湾的电子产业受到影响,缺口由日本补上。

升级台海矛盾,日本以此为由,可借机获得军事松绑,这可是日本一直梦想的事情,二战之后,日本失去了军事发展自主权,算不上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所以搅局既可以对美国表忠心,又可以获得经济和军事利益,日本自然有了动力。

3)日本能不能得逞?

日本这次押注,利益有点大,风险也不小。结果,可能会出乎日本的意料!

情况1:如果搅局做做样子,捞到美国方面的好处之后,出工不出力,中日矛盾不至于激化;

情况2:搅局搞HIGH了,冲在了最前面,中日矛盾彻底激化,那么结局可能是不可测了;

希望日本不要太投入,远亲不如近邻,万一哪天岛沉了,怎么办?

2023年,日本的搅局,大概率也会影响资本市场的走向。

好在台海局势,目前还是可控的。

3、俄乌战争影响

2022年,俄乌之战刚刚开始, 我写了一篇《俄乌局势与投资应对》当时分析了俄乌局势的三种走向。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陷入了持久消耗战,这个情况应该是比较糟糕的情况,在美国支持的不断加码之下,俄罗斯陷入了一定被动,现在大家最担心的走势三的核战分支出现。

这个,也将是2023年外部环境,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不可控。


以上,为内外部大环境简单梳理。下面梳理一下2023年的潜在的投资机会。

2023年,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关注:

一、大宗商品的机会

基本逻辑:1、全球通胀压力趋缓,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年内加息空间已经不大,对全球资金紧缩造成的压力减轻,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压制也趋缓;2、各国灾后经济重启都迫在眉睫,基础设施投资是最为有效的;3、美国、欧洲的新能源产业推动力度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加快。4、俄乌战争,如果年内结束,战后重建,也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资。

以上,几点都是支撑大宗商品机会的。

重点关注:铜、铝、橡胶等大宗商品的相关机会。

二、科技成长的机会

基本逻辑:对中国而言,随着贸易战的持续,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低端产业的外部需求,迟早要往东南亚和印度这些国家转移,我们的机会在中高端产业的发展中。

重点关注: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大飞机产业链、数据网络安全相关。

三、军工股机会

基本逻辑:上面分析的外部环境,决定了目前国际局势动荡,军工板块必然成为风险对冲板块。

重点关注:无人机。

四、消费复苏预期的机会

基本逻辑:消费反弹是一定的,看看春节逐渐拥挤的各大景区和火爆的电影票房,我们有理由相信,消费又回来了!

重点关注:粮食、旅游、机场、免税店等。

五、核心资产的机会

基本逻辑: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这个逻辑,目前已经在1月份的市场中得到验证了,外资持续流入人民币核心资产,主要就是冲着人民币资产升值来的。

重点关注:A50指数内公司,基本是核心资产,此外,如果大行情来了,券商一般不会缺席。

当然,风险和不确定性,永远存在,我们要做好对冲配置。

希望今年多搞经济,少折腾。

就说这么多,仅供参考。祝大家2023年,能够获得超预期收益!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1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