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键数据
ROE(加权)33.38%,同比31.92%,增加1.46个百分点;
收入303.66亿,同比252.70亿,增长20.17%;
净利润96.07亿,同比80.02亿,增长20.07%;
扣非净利润95.25亿,同比78.50亿,增长21.3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1.41亿,同比89.99亿,增长34.92%;
净利润含金126.38%;
总资产467.45亿,同比381.03亿,增长22.68%;
净资产319.81亿,同比269.53亿,增长18.65%。
毛利率64.15%,同比65.01%,下降0.86个百分点;
净利率31.65%,同比31.67%,基本持平。
点评:
净利率2014年为17.80%、2015年为11.74%、2016年为17.85%、2017年为23.28%、2018年为27.09%、2019年为28.30%、2020年为31.67%。
从净利率变化趋势看,自2020年净利率提升至30%以上之后,连续三年保持在30%以上。
销售费用48.02亿,同比39.99亿,增长20.07%;
销售费用率15.81%,同比15.83%,下降0.0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13.21亿,同比11.06亿,增长19.39%;
管理费用率4.35%,同比4.38%,下降0.03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29.23亿,同比25.24亿,增长15.78%。
研发情况:
1、研发投入31.91亿,同比27.26亿,增加4.65亿,或17.06%;
2、研发投入占收入比10.51%,同比上年10.79%,下降0.28个百分点;
3、研发资本化2.68亿,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8.41%。
收入构成:
分产品:
1、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收入134.01亿,占比44.13%,增长20.15%;
2、体外诊断类产品,收入102.56亿,占比33.77%,增长21.39%;
3、医学影像类产品,收入64.64亿,占比21.29%,增长19.14%;
4、其他类产品,收入2.33亿,占比0.77%,增长1.25%。
分区域:
1、境内,收入186.67亿,占比61.48%,增长22.33%;
2、境外,收入116.98亿,占比38.52%,增长16.86%。
点评:境外的收入占比达到38.52%,说明迈瑞的国际化进程开拓得不错,这是很令人欣慰的一点。
营业成本构成:
1、直接材料88.98亿,占比81.81%;
2、直接人工,8.69亿,占比7.99%;
3、制造费用,6.91亿,占比6.35%;
4、运费,4.20亿,占比3.85%。
点评:直接材料在成本中占大头,达到81.81%。
高管薪酬:
李西廷,董事长:2621.39万;
吴昊,董事、总经理:1938.78万;
高管合计薪酬:1.31亿。
点评:高管的薪酬可谓不低!
有关资产负债:
货币现金231.86亿,占总资产49.42%,占净资产的72.50%;
也就是说,总资产中有近一半的资产是货币现金类资产,足见“家底”够硬!
应收款26.59亿,比期初16.59亿,增加10亿;
存货40.25亿,比期初35.65亿,增加4.6亿;
合同负债41.43亿,比期初24.08亿,增加17.35亿;
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均无。
分红情况:
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2022年12月31 日的总股本1,212,441,394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元(含税),计分红54.56亿,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二、基本面信息
1、公司董事长李西廷致股东信中的信息
在2018 年报的致股东信中,公司就提出 2018 年开启了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的黄金十年,而站在 2023 年的今天,可以更有底气地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黄金发展期远不止十年,可能是二十年甚至三十年。
过去5年,迈瑞在研发领域累计投入超过 110 亿元,营业收入翻了一番有余;迈瑞就在一众产品领域中尝试应用 AI 技术,推出的多款高端产品都已率先实现了智慧化的辅助诊断功能。从拳头产品监护仪出发,迈瑞已经拓展出了市场地位稳固的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持续拉动公司整体增长的体外诊断产线,和正在向顶尖技术突破的医学影像产线。在过去数年中,微创外科、动物医疗等种子业务轮番涌现,成长渐入佳境,构筑起公司稳健发展的新增长极。目前,迈瑞已拥有国内同行业中最全的产品线,以安全、高效、易用的“一站式”产品和从中低端到高端、从科室到全院的集成化解决方案满足临床需求。
随着中国医疗产业不断向前,以迈瑞为首的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已经取得了格外喜人的成绩,过去一度作为参照的国际医疗器械巨头正慢慢被我们迎头赶上。在部分细分领域,我们也已经实现了弯道、甚至直道“超车”。如果我们的前方已经没有“灯塔”,那么迈瑞就要做“灯塔”!我们要以己为锋,向最前沿技术发起冲击,引领国内医疗器械产业不断向创新的深水区以及高质量发展迈进。同时,作为产业链核心的迈瑞也要主动扛起帮助国产医疗器械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担。
迈瑞未来的战场远不止国内,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未来也不应局限于国内。目前,迈瑞在北美、欧洲、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设立了 51 家境外子公司和 4 大海外研发中心,建立了覆盖全球的研发、营销及服务网络,国际业务收入突破110 亿元。2022 年,国际高端空白客户的突破仍在继续,迈瑞在国际市场树立的“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形象愈加坚实。这一形象,也深深的印刻在“中国智造”出海的新名片上。
当前,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美元,迈瑞目前业务所对应的市场空间仅 5,500 亿元人民币;全球 TOP1 的百年医疗器械巨头年营收超过 300 亿美元,而迈瑞 2022 年全年的营收刚刚突破 300 亿元人民币,远未触达迈瑞乃至全行业的天花板,未来的成长空间依然巨大无比。
2、年报基本面信息
公司主要产品覆盖三大领域: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拥有国内同行业中最全的产品线,以安全、高效、易用的“一站式”产品和 IT 解决方案满足临床需求。历经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覆盖中国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据公司统计,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的大部分子产品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麻醉机、输注泵、灯床塔和体外诊断领域的血球业务等市场占有率均成为国内第一。
在国际市场,迈瑞受益于过去22年的长期市场耕耘和品牌建设,通过在北美、西欧等全球最顶尖的医院引入公司产品,在全球最领先的客户需求的检验下,打磨出最好的产品,奠定坚实的客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据公司统计,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血球去年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已实现市场前三的地位。
据公司统计,迈瑞已布局的业务对应国内的可及市场空间为近1,000 亿元,而公司在2022年的国内收入约为187亿元,对应的市场占有率仍不到20%,其中体外诊断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仅10%出头,而微创外科的市场占有率甚至仅为2%。
据公司统计,迈瑞已布局的业务对应国际的可及市场空间超过4500 亿元,而公司在2022年的国际收入约为117亿元,对应的市场占有率仅为低个位数。其中,公司预计当前海外发展中国家的可及市场空间和中国类似,均接近1,000 亿元,而公司2022年在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仅为72亿元,对应的市占率仅为7%。
3、研发情况
公司采取自主研发模式,目前已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设有十大研发中心,共 有3927名研发工程师,分布在深圳、武汉、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国硅谷、美国新泽西、美国西雅图和欧洲。报告期内,武汉研究院项目的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拟建成公司的第二大研发中心,开启迈瑞自主创新与发展的新征程。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证高研发投入,研发投入319,097.30 万元,同比增长 17.06%,产品不断丰富,技术持续迭代,尤其高端产品不断实现突破。
目前,迈瑞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领域已经实现了从追随者到挑战者身份的转变,未来的发展目标是用5-10年进入全球前二十,在通往引领者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迈进。
三、2023年第一季度
收入83.64亿,同比69.43亿,增长20.47%;
净利润25.71亿,同比21.05亿,增长22.14%;
扣非净利润25.29亿,同比20.72亿,增长22.0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33亿,同比8.7亿,增长53.30%;
毛利率66.40%,同比65.10%,提高1.3个百分点;
净利率30.75%,同比30.35%,提高0.4个百分点。
四、总体印象
1、迈瑞已连续多年六、七年保持了较高的净资产收益(ROE)水平,连续6年收入、净利润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度收入与净利润增长也均在20%以上,增长可谓快速、稳健。
3、公司资产负债表十分健康,总资产中差不多一半的资产是现金类资产,且无长期、短期借款。研发投入完全依靠内生性增长来解决,这在上市公司是十分难得的。同时,公司的分红也较为优厚。
4、迈瑞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公司志向高远,如果你认真地读一读董事长致股东的信,读一读年报的文字表述,这种高远的志向跃然纸上。如公司提出, 目前迈瑞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领域已经实现了从追随者到挑战者身份的转变,未来的发展目标是用5-10年进入全球前二十,在通往引领者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迈进。
5、在医药创新领域,我看好恒瑞医药;在医疗器械领域,我看好迈瑞,从目前国际化的进程上看,迈瑞医疗走得更快更远。如38.52%的收入已经来自于境外。当下,高端医疗器械的强者仍然是在欧美日,国内很多三级医院的医疗器械也多是国外进口,在强者如林的全球竞争态势下,迈瑞正在一步步地打开国际市场,这是令人欣慰的。
6、投资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或者说是投资具有差异化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模式。表面来看迈瑞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太大的差异化(实际上具体到一个医疗器械产品,还是有些差异化的),那么,它的投资逻辑在哪里呢?从微观经济学来看,我认为目前投资迈瑞就是投资于其规模优势下的成长惯性(这种成长惯性更大的力量是来自于创新和研发,以及行业红利)。这也是投资的一种模型。
7、截至今日,迈瑞医疗的市值3847亿,按去年扣非净利润95.25亿计算,市盈率40.38倍。按照当下的增长速度线性外推(仅仅是线性外推,并无依据),动态市盈率34倍左右。是否进入“击球区”了呢?当然,这要根据投资者个人的机会成本去决定是否值得挥杆。
8、迈瑞医疗是自己长期观察股的上市公司之一,本人并未持有,以上观点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