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接触到张五常经济学的

2023年11月9日15:58:3771

其实一直以来,就写一篇这样的渊源的文章。不过,都没有动笔。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懒,当然也是因为自己觉得写出这样文章,大概也不会有人看。但是有了出题人,如今总算有了写这篇文章的冲动了。

学经济学的启蒙——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我对于经济学的兴趣始于大学期间,记得是在大二的时候,是20年前了。当时在我们大学电影院的门口,看到了一张讲座的海报,说是经济学家厉以宁要来开讲座。那时,也不知道厉以宁何方神圣,不过,我想既然会在一间可以坐两千人的电影院来开讲座,这个讲座的水平估计是不错的吧。

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傍晚,我吃完晚饭,就开拔到电影院了,没想到已经有好多人等在电影院的铁门前了。心想看来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经济学家吧,大概很多人也是慕名而来的吧。我随着一大群人涌进了电影院,抢到靠前面的位置。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场讲座的胜况,空前用来形容是合适的。因为讲座开始前,我环视四周,发现走道上都站满了人。对于厉以宁讲的内容,已经记不太清了,不过,第一次看到有人讲话不带讲稿,滔滔不绝讲上两个多小时,听者也不觉得累,逻辑清楚,形象动人。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经济学是可以这么吸引人的。这算是在我心中埋下了经济学的种子了。我那时候,还有一个小志向,那就是准备考厉以宁的研究生,从原来我的专业会计学转到学经济学。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真正实践。

不过对经济学的兴趣倒是一直没有中断过。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大三的时候,我们有位老师给我们上预算会计的课,因为课时多,课程内容少,后来剩下很多课堂时间,老师就安排了一个任务,让我们自由发挥,上台讲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记得我当时选的题目就是分析各类的经济学流派,当时听得老师也大加赞赏。

岁月匆匆,大学毕业了,我去了一所高校。开始了我的会计生涯。在学校的氛围中,考研究生成为大家共同的行动。我自己当初选择留在大学里,也是有这种考虑的。那时,已经没有雄心再考经济学的研究生了(现在看来,其实我是幸运的,要不然还真说不定能不能全面接触和研究张五常经济学,或者即使接触到,我也不会太把他当回事。)我还是继续在我的会计领域转悠。后来我终于考上了会计学的中国最高学府——厦门大学,开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涯。

学经济学的曲折——寻寻觅觅寻不到真谛

老实说,我对经济学的兴趣一直是没有减退的,不过一直以来,还是把经济学看成是经邦济世之学,并没有把它看成是解释经济现象之学。

在我读研究生期间,正是张五常从香港大学退休,开始在国内讲学的时候,大陆掀起了一股张五常的旋风。各种渠道可以经常见到张五常在哪里讲学的报道。印象中很深的一句话是,张五常自称是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人。心想这可是华人的骄傲啊。赶紧跑到图书馆,去借张五常的书。借来一本不算太厚的书,那是中译本的《经济解释》,事后想起来,那其实是翻译的所有张五常的英文文章的全集。译者水平把我坑了,当然那个时候,可能还是没有办法读懂张五常写的学术论文。看了几天,看不太懂,就还掉了。看前言,张五常说自己推测了中国改革开放要走的路,然后又哇啦哇啦说了一大堆跟这个经济学大师有交往,又纠正过那个经济学者的研究,感觉这个人还真是有些狂啊。后来还无意中读到了北大的夏业良在经济学茶座写的文章,文章的主题其实是对张五常的批判。读完之后,对于张五常的兴趣一下子就锐减了。现在想来,是自己不知辨别珍宝,就这样,一下子和张五常擦肩而过了。不过,对经济学的兴趣倒是还在,还在各类经济学人物和流派当中打转。后来还在图书馆发现了很有趣的一份报纸,就是高小勇主编的《经济学消息报》,才发现,原来经济学原来还真的是能用来解释一个个有趣的我们身边的现象啊。这算是埋下了重拾张五常的种子吧。

说实话,自己的博士论文也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会计相关的理论问题,不过,我依据的大部分经济学理论主要来源于复旦大学的韦森,其中是几乎未提及张五常了。博士毕业后,来到广州的一所大学,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

大学的氛围已经完全成为申报课题的场所,这是一个比拼垃圾论文和拉关系找课题的地方,和我心目中的高等学府所做的研究有着太大的差距。适应两年的教学之后,我在苦恼着要以什么作为我的研究方向,顺着我原来博士论文的路线,似乎已经很难走下去了,而且我自己也感觉自己的博士论文似乎只是创造了一个新概念,实际上的创新和贡献是非常少的。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一直所追求的。可是,在大学里我又能从哪里寻找到真正有用的理论呢?

学经济学的皈依——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许是老天可怜我,在我迷茫之中的某一天,我发现了张五常的博客。看了几篇张五常有关经济现象分析的散文,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后来发现,这里面简直是一个大宝藏啊,好东西太多了。也还真多亏了李俊慧老师,费了很大的心血把张五常几乎所有的中文文章都放到了博客里。里面的很多文章,我读完之后,真觉得醍醐灌顶。原来我二十年寻寻觅觅要寻找的经济学的真知全躲在这里啊。自此以后,我真的是潜下心来,认认真真开始读张五常的每一篇文章。从《中国的前途》到《中国的未来》,从《经济大观园》到《经济大时代》,从《离群之马》到《公损之谜》,读得如痴如醉。并且从探究张五常的思想来源,认真再次通读了《国富论》,读了科斯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联邦通讯委员会》和《社会成本问题》,还读了弗里德曼的《价格理论》和《自由选择》。同时,自己也努力去观察街头巷尾的诸多现象,并试图去解释。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观察到经济现象的解释。两年多的潜心研究让我忘记了自己所处大学的氛围,也不再去写无用的形式化文章,也终于不再去申报骗纳税人钱财的课题。

记得在基本读完张五常博客里的所有文章后,我又专门花时间读了几遍张五常写的2001年版的《经济解释》三卷本以及其2008年出版的《中国的经济制度》。最后再去读张五常的那本英文文章翻译的《经济解释》,这时才开始慢慢懂了。后面,张老出版了自己的英文论文集,又花了一年的时间基本上啃下了这个大部头。这时,我才发现,我之前与张五常错失,是因为选错了读的方向,也许当初先读了张五常的《卖桔者言》,我早就变成了张老的粉丝了。用不着等到几年后了。印象中,大概是在2010年,张老把他后期写的所有中文散文全部合成一套,在中国大陆出版,里面好象有《五常学经济》、《新卖桔者言》、《货币战略论》等书,而读完张老的《五常学经济》是彻底对张老膜拜了,原来张老的经济学人生简直可以称为传奇了。心想,之前要是先读了这本书,恐怕早就走上经济学的正道,不会走那么多的弯路了。

后来,陆陆续续读了李老师的很多文章,甚至你们当初在天目山的笔会,还有在自贡的访谈,还有就是张老七十大寿时的点滴记录,我是一篇不落。见证李老师经济学思想的提升,也见证了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水平和现象分析水平的提升。自己学问的提升更是不止一个层级。现在给MBA的学生上课,偶尔引用一下张老的理论来分析当今的经济形势,引得学生齐声叫好。

现在我虽然没有写太多关于张五常经济学理论用于其他各个学科的文章,但是在上课当中,我总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就把张老的经济学理论加以应用,自己也感觉上课上出了新意。财务学也好,会计学也好,财务报告分析,甚至是成本管理这样的课程,我发现都可以用张老的理论来重新改写。这改写我觉得部分已经在我的课堂上完成了。上课变成了我进一步提升学问的地方。我真的深深地体会到,经济学真的是社会科学的基础。我们现实当中很多社会学科其实是脱离现实的,只是在空谈或者搞一些很数理化的模型,根本是无用的。用张五常经济学之光一照,立马原形毕露。

读了张五常新写的《经济解释》的新四卷本好几遍之后,我发现一个宏大的经济解释的框架已经是建立起来了。是这么简单的框架,只有成本概念、竞争约束和需求定律,但是应用起来却是变幻无穷。说实话,在我心目中来看,这会是经济思想史上的一座新的丰碑,这丰碑恐怕只有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可以媲美。而张老的经济学功底是远远超越了在世的所有获得诺奖的经济学者,张五常经济学已经走通了经济学的康庄大道,树立了真实世界经济学流派的典范。我认为张五常无疑可以称得上是21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了,没有之一,是唯一。

余生愿继续高举张五常经济学,改写我所涉及的社会学科,传播真正有用的经济学。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愿中国的有志之士都能学点五常经济学,早日使中国的经济走出衰退。让所有的伪经济学,没有用的经济学流派都原形毕露吧,中国的真正崛起和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五常经济学,也离不开一批真正懂经济,真正了解经济运行规律,能灵活运用五常经济学的能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任重道远。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