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整体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人口总数达到140967万人(14.10亿人),比2022年末减少208万人,而2022年末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全国人口最高峰值出现在2021年的141260万人(14.13亿人)。
注:数据统计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下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总数由1949年的5.42亿人增长到2023年末的14.10亿人,增长了260%。除1960年和1961年外,基本均处于增长过程中,并于1981年首次突破10亿人,2017年突破14亿人。增长速度有所放缓,1974年前除1960年和1961年外,基本每隔5年增加1亿人口;1974-1995年间每隔7年增加1亿人口;1995年到2005年用了10年增加1亿,而后续又用了12年增长1亿人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个别年份人口总量如下表:
除人口总量增长外,我国人口预期平均寿命也在增长,根据相关报道,2021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较30年前的67.77岁增长了10.43岁。
二、人口结构
(一)性别结构
我国人口性别结构基本维持稳定,男性人口占比基本在51-52%之间,女性人口占比基本稳定在48-49%之间。2023年末,我国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占比51.10%,女性人口占48.90%。
(二)城乡结构
我国人口居住情况(城镇化情况)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仅有10.64%人口居住在城镇,近9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一直到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才超过50%,即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城镇;2023年末,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6.16%。
(三)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情况,以14岁以下,15-64岁和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来衡量。1990年(未能找到1990年前的数据)以来,我国14岁以下人口数量和占比均在下降。1990年,我国14岁以下人口为3.17亿人,占当时全部人口的27.69%;2022年,我国14岁以下人口数量达到2.39亿人,占全部人口的16.90%。
65岁以上人口数量由1990年的0.64亿人上升到2023年的2.17亿人,占比由5.57%上升到15.40%(2014年首次占比超过10%)。
15-64岁人口占比最大,由1990年的7.63亿人口上升到2011年的10.04亿人,并于2013年达到最大的10.10亿人,2022年下降到9.63亿人;占比也由1990年的66.74%上升到最高时的74.50%(2010年),2022年末该年龄段人口占全部人口的68.20%。
三、新生人口和结婚情况
1949年以来,我国新出生人口在经历波动后开始下降。1949年新出生人口为1950万人,并于1954年达到2288万的小高峰后出现下降,1961年下降到1187万人;1963年又大幅增长到了3000万人的新中国成立后最高出生人口。1979年至1987年我国新出生人口又出现增长,并于1987年达到2550万人。1998年当年新出生人口为1991年,随后我国新出生人口均在2000万以下;2016年又出现一个小高峰,当年新出生人口为1883万人。2022年新出生人口首次小于1000万人至965万人,2023年为902万人。
结婚对数方面,1985年到2006年我国年结婚对数基本在900万对左右,2007年达到 991万对,并于2008年-2018年的10年间每年结婚均在1000万对以上,2013年我国结婚对数达到1346.93万对,为近年来结婚人数最多的一年,这可能与1988年左右的人口出生小高峰存在一定的关系。2022年当年结婚对数为683.50万对。
四、就业人员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业人员数量基本处于增长状态。1952年就业人员为2.07亿人,2015年达到7.75亿人,随后有所下降。就业人员占全部人口比也由1952年的36.1%增长到1990年的56.6%,随后基本稳定在50%以上。
就业人员数量增长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及城镇化上升有所关联。建国初期仅在1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城镇,且全国整体经济活动相对较弱,就业人口较少(在家务农人口可能未被统计进来)。199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深入和城镇化加快,我国就业人口大幅快速增加,占总人口比也达到新的高度。
2004年我国就业人员占总人口比达到最高的57.13%,随后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50%以上。
注:以上为就业人员占全部人口比,不是就业率
就业人员产业分布方面,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基本处于下降状态。1952年我国就业人员中83.5%服务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均在10%以下。1995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数量达到24.8%,超过第二产业的23.0%;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达到35.7%,超过第一产业的34.8%。2022年,我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占比 24.1%,第二产业占28.8%,第三产业占47.1%。第三产业中我国就业人员占比最大。
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变化与我国三次产业占比变化有一致性。202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7.1%,第二产业占38.3%,第三产业占54.6%。而1952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0.5%、20.8%和28.7%。
1970年起我国第二产业GDP占比彻底超过第一产业;1985年起第三产业占比彻底超过第一产业;2012年第三产业GDP占比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2009年起我国第一产业GDP占比低于10%;2015年起我国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0%。
结合三次产业GDP与就业情况,当前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人均GDP产生量最高。2022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均GDP达到22.45万元,而第二产业为18.58万元,第一产业仅为4.99万元。
注:本文相关数据根据公开网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