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军工板块调整幅度大(年初至今-29%),主要原因还是去年年报少数公司业绩低于预期、成长风格受到压制等。
我们的观点是:短期把各种因素演绎的已经比较极致了,当下看反弹,长期看是战略买点,核心品种或是历史性布局机会,一定要重视徐徐图之。
1、关于业绩的问题:2021年仅少数公司低于预期,不可以偏概全整个行业,2022年是军工基本面加速期,产能释放驱动新一轮高业绩增长。
2021年绝大部分军工企业业绩是高增长且兑现的,仅少数公司因激励机制未改变导致低于预期,但不可以偏概全整个行业。2021H2大部分军工企业进入产能瓶颈期,是去年Q4至今环比增速下降的原因,但军工企业历经近2年时间扩产,目前各装备条线产业链各环节也已进入到产能释放阶段,在需求非常饱满的情况下,会驱动订单和业绩的再一轮高增长。较多公司发布一季报预增公告,总体上维持高增长态势。
2、关于市场风格的问题:不仅军工而是整个成长的风格受到压制,担心SH疫情担心大宗价格高企等等,短期把各种因素演绎的已经比较极致了,近期疫情拐点将至,就看新方案落地情况,慢慢重拾信心!!!短期一季报逐步兑现高景气度,我们认为后续大概率应有反弹,可重视。
3、拉长看是战略买点,核心品种或是历史性布局机会,重视且徐徐图之。军工是国家层面的必选消费,长期超GDP增速。我们非常看好在未来长期军工行业发展的态势。
全球秩序的混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俄乌战争对军工产业发展是有直接影响的,长期层面是更加重视军工全面备战,短期层面是直接刺激装备需求提量、定型/批产提速,所以军备的发展需求弹性有了,进程也在加速。估计往后看今年局势紧张事件将持续演绎、发酵。此外,从制造业层面来看,目前中国制造开始向如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等产业发展,这都将给我国军工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4、方向:立足长期成长,“赛道+卡位”优选军工核心资产。
军工长期成长模式:
1)提供底层的材料、芯片、核心设备(如电机)等产品的企业,能够在不断迭代出新的武器装备、军与民方向等可以持续渗透列装,又或者是平台型企业能够不断丰富产品线;
2)拥有垄断性产品地位的主机厂、核心分系统或者设备供应商,下游涉及多个储备型号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赛道+卡位”选企业:在持续增长的赛道上,比如发动机、军机+无人机、国防信息化、新兴装备等,选择具有高壁垒下产品稀缺、高增长、且治理结构好或向好的核心资产。
1)长赛道上拥有核心卡位的企业:紫光国微、抚顺特钢、湘电股份、菲利华。
2)平台型企业,产品布局持续丰富,或者军民融合式发展打开成长空间:振华科技、钢研高纳、西部超导、中航光电、图南股份、派克新材等。
3)拥有垄断性产业地位军工主机厂或分系统商:航发动力、中航沈飞、航发控制、中航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