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重定价和新时代

2024年5月27日15:17:27108

2024年1月底2月初的快速下跌,造成核心资产的估值创下2013年那轮大熊市以来的估值新低,我不由得感叹,A股要重新对未来定价。

极低的估值

在我跟踪的股票池中,恒生电子出现了十年以来的最低估值,按照券商预测的2024年的中位数业绩,恒生电子当前的市盈率仅有22.9倍,这对于一家软件行业公司而言,是很难想象的低估值。

老股民都知道软件行业在过去都是动辄四五十倍的市盈率,三十倍市盈率都很少见,没想到如今是如此惨烈。

汤臣倍健作为一家老牌的保健品龙头公司,其估值也到了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按照我对老龄化和汤臣倍健未来市场空间的估计,汤臣倍健在未来十年保持年均10%的复合增速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很难想象,汤臣倍健当前的静态市盈率仅有14.77倍,如果考虑2024年的小幅增长,市盈率还会更低。

对衣中茅台的比音勒芬来说,其估值也到了上市八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券商对比音勒芬2024年的利润预测中位数是11.5亿,同比增长26.7%,但是当前的动态市盈率仅有15.22倍。

其他严重低估的还有稳健医疗、晨光生物、丽珠集团等等。我不再一一列举逻辑,但确实是太便宜了。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A股存在大量低估值的情况下,还有一些公司的估值并不便宜,比如海天味业,即使它竞争力强大,也无法在经济低速增长的背景下维持30倍以上的市盈率。

我的观点是,已经完成重定价的公司,未来将会根据真实的经营情况重新定价;那些估值还比较贵的公司,仍然有估值回归的强大动能。

时代已经变了

昨天我在跑步的时候,忽然想明白了这次A股市场的大幅下跌和重定价,准确地回应了时代的变化:如果整个宏观经济没有增长空间了,所有上市公司都是如此,都要用零增长模型来定价。

我通过KIMI大模型查询了过去多年以来的A股净利润同比变化情况:

2016年,全部A股总利润同比下滑3.11%。

2017年,全部A股总利润同比增长18.37%。

2018年,全部A股总利润同比下滑1.89%。

2019年,全部A股总利润同比增长22%。

2020年,全部A股总利润同比增长19.81%。

2021年,全部A股总利润同比增长19.56%。

2022年,全部A股总利润同比增长0.77%。

2023年,全部A股总利润同比下滑2.59%。

2024年一季度,全部A股总利润同比下滑4.29%。

过去八年,A股市场没有连续两年总利润增长都很差的年份,而2022年和2023年却是第一次出现连续两年都很差的情况。最关键的是,到了2024年一季度,我们不仅没有看到希望,反而看到了加速下滑。

我清楚的记得,2023年年底券商的研究报告纷纷预测2024年A股总利润的增速可能会达到8%的水平,而现在我觉得实现的难度可能有些大,如果全年总利润增长5%还有些可能。

如果A股所有公司的总利润在2024年依然保持低速增长,那么我们可以很确定的得出结论,时代已经变了。

寻找确定性

既然时代已经变了,我们如何在新时代寻找到业绩确定的投资机会呢?

我认为有三个思路:第一类,以创新药公司和格力电器为代表的拓展新品类的发展思路。

创新药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研发新药,不断地寻找利润增长点;而格力电器则是通过延长产业链,将产品拓展至工业制品、生活电器、绿色能源和智能装备等产品上。

第二类,以迈瑞医疗和稳健医疗为代表的,通过收购同行业公司,增加产品品类,增加销售和渠道的协同性,寻找利润增长点。

第三类,是通过产品出海,在海外建厂,拓展海外市场来寻找增长点。

当然,并不是说这三类增长方式是矛盾的,而一家公司同时可以采取三种方法寻找业绩增长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那些产品创新能力强,海外拓展速度快,并购整合效率高的公司,会慢慢地走出来。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