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下辖共有11个设区的市,分别为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忻州、吕梁、晋中、临汾和运城。
本文对山西全省和下辖11个市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人口数量情况
2023年末,山西全省常住人口为3465.99万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18位,低于贵州而高于重庆。
与2022年末相比,2023年末山西省常住人口下降了15.36万人。
分市看,除太原外其他市常住人口均低于500万人,且除太原和运城外其他9市常住人口还低于300万人。
省会太原以543.50万常住人口在全省最多;运城以470.56万人排在第二;临汾、晋中和吕梁分别提在第三至第五。
阳泉常住人口最少,2023年末为129.91万人;另有朔州也低于200万人。
2022年-2023年末山西省11市常住人口如下表(单位:万人):
山西省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方面,2023年末为64.97%。
11个设区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超过50%。其中大同最高,为74.40%;阳泉也超过70%;省会太原为66.16%。
运城最低,为52.53%。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情况
(一)GDP总量方面
2023年,山西省GDP总量达到2.59万亿元,同比增长5%。山西省GDP总量在全国31个省(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下同)中排第20位,低于广西的2.72万亿元,高于内蒙古的2.46万亿元。
省内11个市中,除太原外其他10市GDP均低于3000亿元。省会太原以5573.74亿元GDP在全省排第一;长治以2806.20亿元排在全省第二;吕梁、晋城和运城分别排在第三至第五。
阳泉GDP总量最少,2023年为1002.70亿元。
2022年-2023年山西省11市GDP如下表(单位:亿元):
(二)人均GDP
人均GDP方面,2023年山西全省人均GDP为7.40万元。
省内11个市中,晋城人均GDP最高,达到10.70万元,排在全省第一。省会太原以10.30万元人均GDP排在全省第二。晋城和太原也是山西人均GDP超过10万元的唯二地级市。
朔州、长治和阳泉分别排在第三至第五。
运城人均GDP最少,2023年尚不足5万元,为49445元。
2022年-2023年山西省11市人均GDP如下表(单位:元):
三、财政收入情况
2023年山西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79.15亿元,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在第13位,低于福建的3591.87亿元,高于陕西的3437.36亿元)。
11个设区市中尚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500亿的市。
省会太原以449.24亿元排在全省第一;吕梁以331.60亿元排第二;长治和晋城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
临汾等7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于200亿元;阳泉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3.07亿元,全省最少。
2022年-2023年山西省11市一般公共预算如下表(单位:亿元):
税收收入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主要和最稳定的来源,2023年山西全省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3.49%。
省内11个城市中,朔州税收收入占比最高,达到86.24%;另有吕梁等7个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也超过70%。晋城占比最低,仅为50.49%。
2023年山西省11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如下表(单位:亿元):
四、居民收入情况
居民收入情况方面,2023年山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2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2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77元。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4。
(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个市中,除吕梁和长治未公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其他9市中省会太原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7万元,在全省最高,也是全省唯一居民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的城市。
晋城、阳泉、朔州和晋中分别排在第二至第五。
2022年-2023年山西省11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下表(单位:元):
(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情况方面,11市中依然是省会太原最高,为45835元;晋城、长治、晋中和朔州分别排在第二至第五。
2022年-2023年山西省11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下表(单位:元):
(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情况方面,省会太原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488元,在全省排第一;长治、晋城、阳泉和朔州分别排在第二至第五。
2022年-2023年山西省11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下表(单位:元):
附1.2021年31省份常住人口情况图
附2.2022&2023年全国31省GDP情况对比图
附3.2023年全国31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比表
注:数据根据省、市(州)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