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借债,使得债务超过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导致无力偿还或需要推迟偿还债务的现象。
关于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后果,可见往期文章《债务危机是什么意思》。
衡量一个国家外债偿债能力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外债偿债比率,即一国一年内的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或前一年出口收入的比率。一般情况下,这一指标应保持在20%以下,超过20%就说明外债负担过高。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的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曾表示,在过去50年里,全球经历了四波债务增长。第一次是1970-1989年的拉美债务危机,起因是一些国家借了太多外债。第二次是1990-2000年的亚洲债务危机,其主要原因是东亚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快速推进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过度借贷。第三次是2002-2009年的全球债务危机,起源于东欧和中亚,原因是这些国家的外债过多。而始于2010年的第四次危机正加速向危机中心蔓延,目前的债务浪潮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凶猛,此刻的全球债务危机就像一把悬在世界经济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第一次全球债务危机:1970-1989年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流动性大量过剩,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更快地赶上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拉美国家大规模的对外借款。
因此,发达国家现金充裕的商业银行非常愿意向快速增长、急需现金的拉美地区放贷,拉美地区占新兴国家贷款总额的一半以上。1970年,拉美国家的未偿债务只有290亿美元,但到1978年,它们的债务增加到1590亿美元,其中80%是主权债务。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飙升的油价引发了通货膨胀,美联储提高了利率,在短时间内将借贷成本提高了42%,拉美国家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随着债务水平越来越高,信贷来源开始枯竭,债务无法展期。1982年8月,墨西哥是第一个宣布无力偿还债务的国家,随后是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秘鲁和智利。
债务危机的爆发导致各国国际资信下降,资本外流,且各国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导致本国货币被严重高估,致使更大规模的资本外逃,最终导致墨西哥等国本币对美元大幅贬值。1989年,美国政府启动了布雷迪计划,通过债务减免和经济改革来结束拉美债务危机。
二、第二次全球债务危机:1990-2000年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大量投资的基础上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在此期间,东南亚国家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步伐,但缺乏足够的配套监管机制。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本账户的开放(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使亚洲成为国际资本的新战场。1996年,韩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国际资本占GDP的比例分别超过5%、6%和7%,泰国早在1994年就超过14%。
国际资本进入亚洲国家主要是依靠短期借贷银行借入大量资金进入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逐利,各国都出现了泡沫热潮。1996年,美联储为抑制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使美元升值,而东南亚国家由于美元汇率制度的钉住而被迫本币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丧失,以出口为导向的亚洲经济迅速放缓。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实体经济的疲软暴露了东南亚国家经济的脆弱性。
善于洞察的国际投机者在亚洲金融市场脆弱而缺乏保护机制的情况下嗅到了完美的“猎资”机会,大量东南亚国家货币在外汇市场买入美元,大量外资从亚洲流出。有限的外汇储备未能保护汇率,导致固定汇率机制崩溃,国家货币贬值。7月2日,泰国宣布泰国铁路将实行自由浮动,到10月24日,泰国铁路已贬值60%,随后菲律宾比索、印尼盾和马来西亚林吉特也相继贬值。随后,货币危机扩散到韩国等地区和国家,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三、第三次全球债务危机:2002-2009年
随着各国经济复苏,全球贷款迅速恢复。2001年,为了应对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和911恐怖袭击,美联储大幅下调了利率。发达经济体有利的融资条件和金融自由化的推进促成了全球债务的增加。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急剧增加。
宽松的信贷条件,加上不断增加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导致中国、德国、日本和中东资源国将巨额经常账户盈余倾销给美国,美国私人部门债务总额(尤其是家庭债务)增长异常迅速。大量信贷涌入住房市场,信贷标准的降低使得非购房者可以通过房屋净值贷款增加债务,“次级”抵押贷款占市场的20%。
2006年,美联储开始加息,家庭部门偿债负担加重,“次级”贷款风险逐渐暴露。2007年8月初,在持有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银行遭受重大损失后,资产价格暴跌。2018年9月7日,美国政府接管“两个房利美和房地美”,9月20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并迅速蔓延至各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四、第四次全球债务危机:2010年至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纷纷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提振经济,推动超低利率甚至零利率、负利率,直接导致全球债务膨胀。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政府债务达到70多万亿美元,是2007年水平的两倍多。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陷入了“重债富国”的困境。
根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18年,美国联邦政府所欠债务总额加上联邦政府持有的美国国债将超过20万亿美元,占GDP的120%以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18年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为238%;欧盟的债务问题仍未解决。国际金融协会的报告还显示,新兴经济体的债务自2001年以来翻了两番,达到72万亿美元,各国的总债务继续创下新纪录。
很明显,这次债务浪潮是四次危机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增长最快的一次,似乎各国政府为了缓解危机而制造了一场更大的危机。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使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美国从2020年3月14日起,仅5天时间就向市场注入了总计6.2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强有力的救助暂时缓解了流动性危机,但在上一轮宽松政策退出之前,美国再次推出了前所未有的降息和宽松政策,导致美国债务利息支出大幅增加,债务风险进一步积累,全球大流行的冲击和影响尚未充分显现。美国未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非常有限。即使目前的危机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未来庞大的流动性和远高于历史水平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也将是第四波债务浪潮的最后导火索。
而近两年美联储的不断加息,使得危机的脚步越来越近(《美联储加息会带来什么影响?》,前所未有的债务规模将导致更严重的债务危机。
五、综述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四次债务浪潮有相似之处,都以低利率开端,以危机结束,而且每次危机都伴随着美联储的降息而后加息的节奏,事实上,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世界经济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典型的危机有20世纪90年代日本大衰退、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及随后的全球金融大海啸。具体可见往期文章《美元潮汐是怎么引起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爆发的?》。
对四次债务危机的概况,可整理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