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存款立行

2025年9月17日10:59:0110

1.提出的背景

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赚取存贷利差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

经济增长强劲,信贷需求较强,房地产、基建、能矿、按揭等领域融资需求旺盛,国债收益率较高,可供投资的资产较多,经济上行期信用风险整体可控,当然资产端控制好风险是持之以恒的要求。

存贷比、流动性风险指标、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指标等,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资产和负债均衡发展,也就是资产和负债的总量、期限结构、重定价期限基本匹配。对组织存款的迫切性更高。

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突出矛盾在负债端,不在资产端,而在负债端,可以基本适用“负债发展阶段”理论,或者定义为“负债驱动资产增长”阶段。

2.存款立行的关键点

资产端关键是平衡好量、价、险之间关系,在客户、产品、行业、区域、期限、利率、资本等维度做好摆布。而负债端关键是平衡好量和价之间的关系,一是存款的规模,二是存款的成本。由于存贷利差较大,部分商业银行重视存款的量,忽视了价的因素和结构的因素。表现为不少银行对质押存款、保险公司存款、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高成本存款较为依赖,最后演变成集体性的手工补息等无序竞争行为。

然而,高质量存款,即活期存款(剔除手工补习),主要来自客群、产品、服务、系统。客户是基础,尤其是零售客户,积沙成山。关键是获客以后,如何活客,把客户成为高质量客户、忠诚客户,而非休眠客户。银行是讲经营成效的,不是玩数字游戏。产品主要在零售端,即通过为客户提供丰富优质的财富管理产品,做大AUM,产品接续之间会形成客户活期存款沉淀。服务在零售端和对公端都有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比如宁波银行的波波知了服务。负面案例:有个支行客户经理吐槽,公司客户需要转账,需要客户到行里现场操作,还操作了一整天,对方“高高兴兴走进门,垂头丧气走出去”,第二天就把所有存款转走了。系统对公司客户和零售客户都很重要,基础是两个,一个是网银,这是银行触达客户最广泛的系统,有的银行可能对企业没有贷款,但就是网银好使,也会继续使用。二个是特色系统,比如招商银行的薪福通、宁波银行的五管二宝系统。

3.现阶段“存款立行”的内涵

现阶段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形势发生显著变化,典型三个特征:资产荒,信贷需求弱;低利率,资产端价格持续走低,存贷利差持续收窄;高风险,部分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暴露。在这种情况下,基本可以认为进入“资产驱动负债增长阶段”,前期“存款立行”也要随之变化。犹记得一位支行行长说,来了一笔高成本存款,就着急的睡不着觉,想着怎么把钱投出去,因为拿着FTP是亏钱的。

把握好三个方面。

1.资产端:在坚持风险优先原则基础上,突出矛盾是量,要以促投放为首要任务,做大生息资产规模,针对性破解资产荒难题。增量资产有限,做好存量资产摆布。

2.负债端:要压降付息率,把压降付息率作为管控净息差的着力点。因为资产端价格随行就市,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传统的成本加成法模型不再适用,更多需要银行实施客户关系定价,降低对客利率,做大综合收益。相应的,存贷利差的着力点,就落在了负债端。一方面高成本存款要加强管控,持续压降,另一方面要在客群、产品、服务、系统等方面做好基本功。这是难而正确的事,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终可抵达。

3.要把结构调整,作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新形势下,多家商业银行提出摒弃规模情结,本质是对资产荒问题的回应,形势比人强,这也是落实“反内卷”的基本要求。增量有限情况下,存量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摆布更加重要,弱化量的需求,加强资产端“价和险”的管控、负债端“价”的管控。这里价的管控,既有单笔业务层面的管控,但结构调整所能起到的作用更大更关键。因为价格本身是风险偏好问题,是资产负债配置问题,是客户定位问题。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2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