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VIX恐慌指数”
1、什么是VIX恐慌指数
每次台风来临前,手机上的天气预报会提前预警 “风力8级、暴雨红色预警”,提醒大家囤粮、关窗。
金融市场里也有这么个 “预警工具”——VIX恐慌指数,它像市场的 “情绪温度计”,一旦数值飙升,就说明投资者开始慌了,股市大概率要 “刮风下雨”;要是数值低迷,就意味着市场一片淡定,大家都在安稳 “晒暖阳”。
这指数看着是串冷冰冰的数字,实则藏着无数投资者的心跳,就像老话说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慌不慌,VIX先知道。
先把专业概念拉回生活,VIX指数全名叫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本质是通过美股期权交易数据,计算出市场对未来30天股市波动的预期。
简单讲,它不是直接测 “股市涨还是跌”,而是测 “大家觉得股市会有多乱”。
数值越高,说明投资者觉得未来股市波动越大、风险越高,恐慌情绪越浓;数值越低,说明大家觉得股市会平稳运行,心态越放松。
就像小区里的居民,要是某天大家都在囤水囤菜,说明可能要停水停电(对应VIX高);要是大家该买菜买菜、该散步散步,说明生活安稳(对应VIX低)——VIX测的,就是市场的 “囤货情绪”。
2、举个栗子
VIX最 “出圈” 的时刻,往往是市场遇到 “黑天鹅” 的时候。
2020年疫情突然爆发,美股短短10天内4次熔断,投资者慌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抛售股票避险。
当时VIX指数一路从15左右飙升到82.69,创下历史次高 —— 这意味着市场预期未来30天美股波动率会暴涨,恐慌情绪几乎拉满。
我身边有个做美股投资的朋友,看到VIX突破80,赶紧减仓了一半,虽然没躲过前期下跌,但也避免了后续更大的损失。
这就像台风预警升级到红色,聪明的人不会硬扛,而是提前做好防护 ——VIX的作用,就是给投资者递上 “防护指南”,提醒 “风险来了,该小心了”。
但VIX也不是 “每次报警都准”,偶尔也会闹 “乌龙”。
去年有次美联储加息,市场提前预期会 “加50个基点”,VIX提前涨到30,不少投资者跟着减仓;结果最后只加了25个基点,美股反而大涨,VIX又快速跌回20。
有人调侃:“这VIX跟小孩子脾气似的,说哭就哭,说笑就笑。” 这也不奇怪,VIX反映的是 “预期情绪”,不是 “实际结果”。
就像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大家提前带伞,结果没下,伞白带了,但总比没带伞淋雨强。
金融圈常说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VIX的预警哪怕偶尔不准,也比完全忽视风险强。
3、VIX对普通人投资的意义
普通人投资,不用天天盯着VIX看,但得知道它的 “信号意义”。
比如你买的基金主要投美股,要是某天看到VIX突然涨到40以上,就该多留个心眼 —— 这时候市场恐慌情绪浓,基金净值可能会波动加大,别盲目加仓;
要是VIX长期在15以下徘徊,说明市场比较平稳,适合按原计划定投,不用被短期小波动吓住。
有个刚接触投资的姑娘,2022年看到VIX长期在30以上,就暂停了美股基金定投,等VIX回落再重新开始,比一直硬投少亏了不少。这就像冬天看温度计穿衣,零下就多穿点,零上就少穿点,跟着VIX调整策略,能少走不少弯路。
还有个容易误解的点:VIX不是 “反向指标”,不是说VIX高就一定该卖,VIX低就一定该买。
2021年美股牛市时,VIX长期在10 - 15之间,市场一片乐观,可后来美股还是出现了回调;2023年VIX偶尔涨到30,可美股很快又反弹了。
这就像温度计显示高温,可能是夏天常态,也可能是短期热浪,得结合其他因素判断。
VIX更像 “辅助工具”,不是 “决策唯一依据”—— 就像医生看病,不能只看体温,还得看血常规、CT报告,投资也得结合估值、政策、经济数据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