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证监会对融券及战略投资者出借配售股份的制度进行针对性调整优化。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融资融券。
融资:投资者通过提交一定的担保物向证券公司借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到期归还本金和利息。
简单解释一下:
你看好一只股票,觉得它未来能上涨,想干一票大的,无奈实力不允许;
如果这只股票代码旁边有个“融”字,说明它是融资融券标的,办法就有了;
你可以用手里现有资金做担保,向证券公司借相同数额的资金买入股票;
例如你有10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再借来100万元,一共可以买200万元市值的股票;
买入后股票如所期盼一样上涨,卖掉后把100万元还给证券公司,差额就是你赚到的钱;
因为上了一倍杠杆,就能赚双倍数额。
当然,如果运气差,也是有可能买完就下跌的。
一旦下跌,亏损也会放大,风险飙升。
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融券:投资者通过提交一定的担保物向证券公司借出一定数量的股票,到期归还股票和利息。
融券就是和融资相反的操作,这里就不举例了。
这次监管发布的新规规定:
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50%上调至80%,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上调至100%;
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
提高融券保证金比例,意味着融券交易成本提高,可以降低市场的波动风险。
限制战略投资者出借限售股,有利于稳定新股上市后的股价,也可以使高管不再变相减持,专注公司长期发展。
优化融券制度对提振当前市场信心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