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在讲什么

2025年10月20日10:18:0914

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而资源总是“有限”的,经济学是一门教我们如何在约束条件下做出更优选择的科学。

一、经济学的假设前提

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理性人、充分信息和科学决策,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不满足这些前提假设的话,就无法通过数学建模来进行最优化求解,就失去了理论的科学性。但是现实中,人往往是感性的,也掌握不了太多信息,因此也不可能做到科学决策。那么,就出现了一门心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学科,就是行为经济学,对于学经济的或者做投资的,也同样重要。

二、经济学最关键的问题

经济学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稀缺和边际。

因为资源稀缺,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如果不稀缺,要多少有多少,比如空气,不存在交易,因此不在经济学的讨论范畴。

接下来就是选择的问题了。理性的决策者通常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决策。对边际指标进行计算,是经济学的研究思路。

三、经济学的分类

经济学分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完全是供给理论,认为价值由生产决定,只要生产出来就有价值,价值是凝聚在商品背后无差别的劳动决定。西方经济学既有供给又有需求。我们现在通常使用的经济学理论,都是西方经济学。

先来谈谈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思路是:经济怎么回事(生产力,剥削)——矛盾(生产关系,阶级立场)——怎么解决(制度)。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最主要的观点是剩余价值理论。政治经济学忽略了企业家的价值,不看重企业家精神。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四、西方经济学流派

微观经济学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调度稀缺的资源,使其效用最大化,其条件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最重要的模型就是需求供给模型。鼻主是亚当斯密,代表著作《国富论》。

宏观经济学讨论的是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以及如何干预经济。政府制定政策,转动轮盘,使企业愿意贷款投资和居民愿意消费。所以最终的指标是贷款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鼻主是凯恩斯,代表著作是《通论》。当企业家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的时候,政府要超预期干预才能达到效果。所以,凯恩斯是非常强调政府干预的。

奥地利学派是凯恩斯主义的另一端,强调自由竞争,政府一点都不要干预,代表认为哈耶克。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颠覆剩余价值理论,提出边际效用理论。维塞尔提出机会成本。哈耶克提出自由市场理论。

芝加哥学派的观点介于凯恩斯和奥地利学派之间,认为政府应当适当干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

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共同点是主张私有权不可侵犯。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坚信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定律,都反对马克思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反对赤字财政。

分歧主要体现在:

(1)方法论:奥地利学派主张定性分析,而芝加哥学派主张数量分析;

(2)本体货币:奥地利学派主张金本位制,芝加哥学派主张货币规则需要政府控制;

(3)政府与垄断企业:奥地利学派反对任何干预,芝加哥学派主张适当干预垄断行为;

(4)经济周期:奥地利学派认为大萧条是通货膨胀造成,主张金本位制;而芝加哥学派认为大萧条是紧缩性崩溃,政府错误地提高利率造成。

1990s出现了现代货币理论,主张量化宽松。政府有权无限创造货币,不要有赤字限制。通过刺激需求,把闲置资源用起来。适合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

五、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讨论的是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以及如何干预经济。

萧条来自于繁荣,经济周期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长周期是房地产、人口周期,短周期是库存、固定资产投资周期。针对不同的周期应该采取不同的政策,对周期类型的判断尤为重要。

个人认为,宏观调控把握“火候”非常重要,手臂不能伸得太长,也不能完全不管。市场经济在95%的情况下是不需要人为干预的,但是有时候市场经济会失灵,市场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政府不能高频干涉市场,特别是行政限制。

另外,经济学家考虑的是经济总量收益,但是政治家会考虑到社会矛盾。因此,当前的地缘政治冲突,不是大家不懂经济,是不能视经济为唯一目标,没有绝对真理,只有平衡。

总结

经济学提供的是一套分析问题和决策的逻辑工具,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人生活、商业运作和政府政策背后的逻辑。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