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和大家聊聊A股牛市的各个阶段。
牛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充满情绪起伏的过程。一个完整的A股牛市可以被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分别为酝酿期、启动期、狂热期、崩盘期,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特征。
1、酝酿期(牛市初期)
关键特征:悲观中波动
市场状态:市场刚从熊市中走出来,处于震荡状态,但不再创新低,成交量很低。只有少数板块率先反弹,大部分板块仍然“看不到希望”。
基本面:宏观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但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经济数据不再恶化,领先指标出现微弱好转。企业盈利尚未明显改善,甚至还在下滑或低于预期,但市场最悲观的预期已经反映在了股价中。
政策面:政府不断出台刺激政策(降准降息、财政刺激、行业扶持等),IPO数量被限制。
情绪:市场信心仍处在低谷,对未来的行情充满绝望与怀疑,任何反弹都被视为“逃命机会”,多数散户只期望“保本出”。市场对利好消息麻木、反应迟钝,对利空消息恐慌、反应过度。
估值: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域,很多优质公司的股价被严重低估。
参与者:参与人数是四个阶段中最少的,聪明钱和先知先觉者提前布局,主要是价值投资者在不断加仓。大部分散户处于观望状态,稍有反弹就会卖出逃离。
当我们身处酝酿期时,很难识别出当下就是牛市初期,因为牛市初期与熊市末期非常像,而且熊市末期往往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往往要等到牛市进入启动期之后,我们回过头看才会发现原来牛市早已开始。
这也是为何我认为右侧交易不可行的原因之一。
2、启动期(盈利驱动期)
关键特征: 犹豫中上涨
市场状态: 市场开始确立上升趋势,指数走出底部区域,大盘出现较为持续的上涨,成交量温和放大,更多业绩确定性强的板块开始陆续反弹。
基本面:宏观经济数据出现明确好转迹象(如PMI回升、工业增加值增长、消费回暖)。企业盈利触底回升,部分行业和公司开始公布超预期的业绩,盈利增长成为驱动股价上涨的主要动力。
政策面:前期刺激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政策环境整体保持宽松。
情绪:市场信心开始恢复,但大部分人仍较为犹豫,不敢大肆加仓。原本情绪中性的人转为乐观,原本情绪悲观的人转为中性。市场开始对利好消息做出正面反应,对利空消息有一定抵抗力。
估值:市场整体估值从极低水平开始修复,但仍处于合理或偏低水平,先涨的少数板块估值偏高。
参与者:原本在场外观望的资金开始逐步入市,机构投资者大举进场、加大配置力度,部分反应较快的散户开始尝试性买入,出现一些“追涨者”。
3、狂热期(膨胀期、过热期、情绪驱动期)
关键特征:在贪婪中疯狂
市场状态:市场加速上涨,涨幅巨大且速度快,指数屡创新高,成交量急剧放大甚至创出天量, 波动率也显著增加。
基本面:宏观经济数据非常亮眼,甚至出现过热迹象。企业盈利增长强劲,但部分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或竞争加剧的苗头。基本面开始跟不上股价上涨的速度。
政策面:随着市场过热和潜在风险积聚,监管层开始提示风险、打击违规(如严查场外配资、内幕交易),并出台降温措施(如加快IPO、提高保证金比例)。
情绪:市场表现出极度贪婪、亢奋、狂热、非理性繁荣,风险意识被抛诸脑后,任何看空的言论都会被嘲笑。市场对利好消息过度解读,却选择性忽视利空,或者将其解读为“牛市中的正常调整”。市场充斥着“卖房炒股”、“辞职炒股”、“一夜暴富”的传闻。
估值:市场预期极度乐观,股价透支未来多年的增长。市场整体估值大幅提升,远超历史均值,达到泡沫化水平。许多题材股、概念股估值高得离谱,缺乏基本面支撑,“市梦率”盛行。
参与者:几乎全民参与,散户大量进场,新开户数激增,甚至毫无投资经验的人也跟风买入。新基金发行火爆,出现很多“日光基”,融资融券余额飙升,场外配资死灰复燃。价值投资者开始逐渐离场,留下来的参与者以“赌徒”为主。
4、崩盘期(泡沫破裂期、熊市初期)
关键特征:在恐慌中抛售
市场状态:牛市已至黄昏,熊市的黑夜来临。市场从高点快速、大幅下跌,初期可能出现“牛回头”的假象,但反弹高度有限且持续时间短,最终演变为长久的下跌。由于恐慌性抛售,成交量在暴跌初期依然巨大,随后逐渐萎缩,市场转为阴跌(即持续小幅下跌)。
基本面:经济出现见顶回落迹象,企业盈利增速放缓或下滑、不及预期,前期积累的问题(如高杠杆、产能过剩)开始暴露风险。
政策面:政策重心转向防风险、去杠杆,开始出台救市政策,但初期难以抵挡恐慌情绪的蔓延。
情绪:市场变得极度恐惧、崩溃,逐渐演变成绝望,投资者信心彻底崩塌。市场把利好消息解读为“出货机会”,对任何利空都极度敏感并放大,流动性危机发生。
估值:泡沫被刺破,估值开始断崖式下跌,向合理甚至低估水平回归,下跌过程往往过度。
参与者:散户、杠杆资金(融资盘、配资盘)不计成本地卖出,引发踩踏,“多杀多”现象严重,机构投资者被动减仓以应对赎回压力,几乎无人敢于接盘。
崩盘期实际上就是熊市初期,两者重合在一起。
虽然上面的内容明确指出了牛市各个阶段的特征,但其与现实未必完美符合,更多只是为我们的判断提供一个参考。
以2015年的A股大牛市为例,我认为可以这样划分各个阶段:
2013年7月-2014年7月是酝酿期,2014年7月-2015年3月是启动期,2015年3月-2015年6月是狂热期,2015年6月之后是泡崩盘期。
当然,牛市阶段的划分非常主观,没有严格的标准,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划分结果。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牛市的四个阶段,那就是:牛市生于绝望,长于犹豫,疯于狂热,亡于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