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利好消息:在时隔两个月之后,仍处于相对底部的A股市场迎来了放量反弹行情。5月11日收盘,A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成交金额再度回到万亿以上水平,最终成交约1.07万亿,较上一交易日多出了2300余亿元。这意味着,今天有万亿资金卖出,亦有万亿资金在这个相对的底部抄底。
那么,究竟是何因素刺激呢?分析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上海疫情数据出现实质性好转;二是拜登表示,可能调低中国进口关税;三是盘中市场传出特别国债的传闻。其实,近期,市场对于利空消息已经逐渐钝化,而从资金利率来看,流动性非常充沛。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情绪出现边际上的变化,就能引爆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业链、供应链以及新冠疫苗等方面,都有利好消息传出,且分别涉及公安部层面和巨头腾讯控股。而从外围来看,由于美债收益率已经下行,拜登亦料将于北京时间今晚发表对抗通胀的讲话。在这种背景之下,市场的反弹有持续的动力。
反弹力度比以往还弱:创业板本次最高上涨了13.1%,科创板上涨了20%,本轮科创板反弹强于创业板,图形也好于创业板,两者持续时间都是14天。如果反弹就此结束的话,那么现在的反弹就比以往任何一次还要弱,不过逻辑哥觉得这个概率非常小。统计了创业板跌幅超过25%以上后的反弹力度,可以发现最低反弹幅度有19.1%,持续时间25天。
为何说几次反弹都比较弱,①因为从2021.11.30号算起的话,创业板本轮最高跌幅到了40%,反弹力度才13.1%,持续时间高达147天,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的统计,上次最高纪录才120天,是2011.2.23~2011.6.23。②此外如果将本轮下跌拆分分为2021.11.30-2022.03.09号与2022.03.18-2022.4.27号,分别下跌30%与23.2%,一样能发现反弹力度弱于以往。2022.3.10-2022.03.17才反弹了12.3%,反弹时间才7天。比上次最弱的2016.1.28-2016.02.23号之间反弹的19.1%还低了7个点。
现在是反弹还是反转呢,单看现在上涨的幅度与时间,还谈不上反转,因为上涨幅度与上涨时间都不够。关于反弹与反转的区别,这是逻辑哥找到的觉得还不错的论述。
在下降趋势向上升趋势的演变过程中,反转形态是一个重要的过度阶段,而反转又是由反弹演变而来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弹都能演变为反转。
一、反弹的特征
反弹和反转向上都是一种上涨,简单的区别就是反弹性质的上涨持续时间短、上涨空间幅度小;而反转性质的上涨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上涨空间幅度大。从这些方面来看反弹性质的上涨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反弹的产生仅是依托技术指标的支持
由于是依托技术型指标产生的上涨,在市场运行到一些重要的技术压力位的时候就不能形成有效的向上突破。
②反弹时的成交量并没有持续性增加
股市中的资金运动才是本质的,没有新增资金介入的止跌反弹,其上涨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幅度都不会太大,而新增资金的介入程度主要通过成交量来研判。当反弹向反转演化时,如果伴随着股指上涨时的适度放量,而指数回调时缩量,则说明上升趋势状况良好。
但是,反弹行情中都没有出现成交量有效放大的迹象,反弹行情也缺乏持续性和产生质变的基础。
③反弹时的热点不具有发动行情的基础
股市中的各种行情均与相应行情中热点的运行特征紧密相连,无论行情规模大小或持续时间长短,也都与这轮行情的热点板块的兴衰息息相关。而反弹行情中,热点一般持时间短、不能形成板块的整体跟进,板块整体上涨幅度也不会太大,因此,反弹中的热点不具备发动行情的基础。
二、反转的特征
观察中国股市历史行情的发展,凡是能够形成一轮中期以上级别的反转行情趋势,都具有如下特征:
①市场的风险必须经过有效释放(现在的跌幅与时间都已经足够)
市场经过较长时间的大幅度下跌,上一轮上涨行情所积累的风险已经有效释放,后期上涨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这是一段反转行情产行的首要前提。
②市场得到了基本面的支持(疫情影响太大,迫使国内货币政策必须宽松,当然现在因疫情基本面是一塌糊涂)
基本面的变化是制约股市趋势的重要因素。当基本面向好时,市场宽松的环境会使反转行情比较容易形成,而在缺乏基本面支持时的股指上涨多数是反弹性质。
③带动市场的热点板块具有号召力和资金凝聚力
必须有“能够被市场认可”并能激发人气的领涨板块,热点才具有带动其它板块和自身可持续上涨的潜力。这样的板块能够起到“赚钱效应”的示范作用,使市场的整体价格重心抬高,将上升空间完全打开。而昙花一现的热点将无法形成真正的热点。
④有明显的底部形态诞生
一轮中期以上级别的反转行情,都有底部形态的构筑过程,至于是何种图形形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构筑底部形态的时间跨度。一般而言,一个中期反转图形所构筑的时间较长,通常底部形态相邻的两个低点的间隔要超过一个月以上。
⑤有成交量的持续支持
在趋势反转向上的过程中,成交量呈现价涨量增,价跌量缩,特别是在压力位向上突破时,成交量成倍放大,且连续放量,特别在反转形态的后半段则要求伴随着成交量的逐渐放大,量价配合越理想,趋势反转的可靠性就越强。
我们可以从市场的运行进程来思考这个问题。
三、反弹与反转的关系
反弹与反转的基本转化定律:反弹未必能演化为反转,但反转却一定由反弹演化而来。在下降趋势中的大多数反弹是不可能演化为反转走势的,往往是昙花一现后就重新回到下降趋势之中运行,真正具有反转性质的异动出现的次数很少。但这少量的反转恰恰是在一些投资者不抱希望的反弹中逐渐演化过来的。因此就形成反弹与反转的基本关系准则:反弹未必能演化为反转,但反转却一定由反弹演化而来。
四、对应的操作原则
反弹与反转的基本关系准则决定了投资者的基本投资策略——在下降趋势运行中出现的异动性上涨,投资者要首先将其视为反弹进行对待,以少量资金,轻仓介入。当市场的反弹结束信号出现时要立即卖出手中的全部股票;若是在下降趋势中的反弹性上涨出现了一些符合反转走势的演变,投资者在前期介入资金已经获利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在买点出现的时候再次加码买入,从而把握未来可能的趋势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