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蔡钰·商业参考2》里学到一个观点:全球经济进入高成本时代。对于股市、投资有什么参考价值?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
上个月,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课题跟经济和商业关系很紧密,叫“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这场集体学习有一个细节:给政治局委员们讲解这个课题的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
他有一个公开观点,发表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这个公众号里,他这篇文章提出一个见解:全球进入了高成本时代。主要谈了五个方面的高成本。
第一个,新冠带来的健康成本。
很好理解,五一之后,国内很多城市都要开始常态化核酸检测了。
大家都应该意识到,平时吃的外卖、用的手机里面,都得把骑手和工人的核酸检测成本加进去。
还包括堂食、会议、参观游览等等,因为疫情的原因都控制了人流量。本来一次可以容纳100人的会议室、餐厅,根据防疫要求只能进50人甚至更少。
最近小编在京东健康上给家里人买了两盒药,按照流程要进行检测、消杀等等,这些流程全部走完,得等上一段时间。
这些疫情防控措施,无疑都会增加商家的运营成本和消费者的等待时间。这些成本自然而然会转嫁到商业活动的各个参与方,提高经济的运行成本。
如果没有新冠,就不需要大量的物资和人力来做这些产品和服务,也就不需要为这些成本买单。
第二个,逆全球化带来的供应链成本。
目前不只是中国在承受技术和资本封锁,各国都在重构自己的供应链,以防被别的国家卡脖子,全世界不再安心地共享同一套供应链体系了。
比如说3月份:俄罗斯平均每天往欧盟出口的石油是130万桶。
这次俄乌冲突,西方国家纷纷抵制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但是,一时半会还没有办法找到替代的能源,无论光伏还是风电,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只能从更加遥远的中东甚至其他地方进口石油。
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石油和天然气可以通过管道输送,不但便捷而且成本低廉。如果改为油轮从更加遥远的中东运输,不但运输成本更高,而且距离遥远,不确定因素增加,运输成本肯定居高不下。
第三个,碳中和带来的绿色成本。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2021年-2030年,每年的绿色产业资金需求量在2.2万亿元,2031年-2060年期间每年需要3.9万亿元,绿色转型首先也是成本增加,之后才是技术创新和收益分配。
为什么我国要大力推行绿色能源?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老师的观点概括得非常精准,他说我们要“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
众所周知,我国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为了避免在能源上被卡脖子,只能大力发展新能源。
虽然目前的光伏发电可以实现平价上网,但在获取端还是比传统的火力发电贵。
主要成本有两个:一方面是地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输送成本。光伏和风能主要在地广人稀的西北和海上,而用电大户则是东南沿海城市,需要特高压远程输送。另一方面是调节发电输出不稳定的成本。比如光伏发电是白天高峰晚上低谷,而电的消耗则是白天低谷晚上高峰,就需要配备相应的储能技术进行削峰填谷。
无论光伏还是风能发电,不仅仅是并入电网就完事,还需要在获取端降低成本。
第四个,地缘政治恶化带来的防务成本。
由于俄乌冲突,各国的不安全感都在加剧,军备竞赛也都是难免的。
当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主流方向,但局部的地缘冲突时有发生,各国不得不在国防军工方面加大投入。
就像一户人家,住在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村子里,赚到钱就可以全部用来买车旅游等等。如果生活在一个管理混乱、污七八糟的地方,赚到钱就不能全部用来消费,还要购买保险柜、安装防盗网等等,生活成本肯定会增加。
第五个,高债务带来的偿债成本。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可以通过资产增值、收入提高来减轻债务。但经济疲软、资产缩水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资不抵债。
高成本的时代来了,会有哪些投资机会和应对策略?
一是新冠检测,或者新冠特效药。
近期相关概念股已经涨幅很大,有可能会迎来回调。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会推动其业绩持续增长。
二是国防军工行业,有可能迎来良好的发展阶段。
当然小编对该行业没有深入了解,只是一个思考。
三是绿色能源的结构调整带来的行业机会。
上海远川研究所所长董世敏老师有一个洞见:就是集中式光伏降本速度在变慢,而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正在开始。
分布式光伏就是到各家各户安装光伏电池板,就是指在建筑的屋顶、外墙等各种分散的空间里,安装上光伏设备。
过去大部分的光伏属于集中式,就是指在一大片空地上集中建起来的光伏电站。一个中等规模的集中式电站大概占地两三千亩,相当于两三百个足球场。
很多地区都寸土寸金,没有办法拿出那么多地来建光伏电站。
分布式和集中式正好相反,可利用空间是非常大的,只需要在独立的建筑物表面铺设光伏设备就可以了。
能省下集中式降不下来的两项开销,土地费用和远距离传输成本。
但是分布式规模小、单子散,入场门槛、启动成本都相对比较低,而且对接的是一个个的户主。考验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还有对终端用户的服务水平。
四是减少中间成本带来降本增效。
比如仓储物流,可以节省远距离运送和疫情防控成本。
因为距离近,不需要多次转运和检测,直接可以送到家门口,给相关企业降本增效。
五是适当降低负债。
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加杠杆买到的资产不断升值,会抵消负债。而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杠杆有可能买到的是负债。
一套房子价格100万,首付30万贷款70万。如果房价缩水到60万,就是资不抵债了。当然手上有更多的现金,那就另当别论。
本文只是小编的学习思考,列举的公司为了便于分析说明,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