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板块要反弹了吗

2022年6月7日20:46:53424

we如果要细数2019-2021这一波牛市,除了白酒、新能源、周期股以外,还有一个靓仔,医药生物。

19年启动,20年赶上疫情趁势起飞,21年不惧高增长继续上扬,硬是走出一波长达两年半的牛市。

然而,去年八月以后,医疗开启了下跌之路,然后一路跌到了现在,再跌两个月,就满一年了。

去年三季度,虽然“二月大顶”以后加上一季报估值已经消化不少,架不住半年报发出后发现不少企业增速都不及预期,部分仿制药企甚至有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于是,估值的逻辑应声倒地,大家不再相信吃药的高增长预期,估值一路从95倍杀到60倍。本以为60倍是尽头,集采来了,又杀一波。

本以为集采完了就没事了,12月,又传出了美商务部将部分CXO龙头放入“实体清单”。这一波跌的确实狠,药明港股单天下跌20%以上就是在这个时候。

就这样跌跌撞撞来到了2022年,还没喘口气,第七次集采又来了。

不但集采来了,而且第七次集采首次录入血制品,一时间“万物皆集采”,对整个医疗行业未来的利润空间都产生了怀疑。

再加上三月俄乌事件和四月汇率、疫情造成的两拨无差别下跌,终于,药明从184倍市盈率杀到了50倍左右,恒瑞从104倍杀到了33倍,迈瑞从94倍到了40倍。

腰斩,甚至腰斩再腰斩。

可是,即使是这么跌,这波反弹却没有医疗什么事儿,赛道反弹,蓝筹意思一下,医疗板块走出了独立行情,继续装死。

原因也简单,参考2020年,疫情各地风控,医院的服务量降到冰点,只要没有非去不可的理由大家都选择暂时不去,药店受到的影响也是类似,制药企业供应链和研发受影响,CXO临床无法开展。

说白了就是,因为封控,医药几个细分板块都被暂停了,影响了预期。

还好,情况已经好转,各方面都要恢复了。

先看医院,2020年疫情,一季度医院诊疗人数暴跌,但是4月开始恢复,7月就已经恢复到了19年同期的水平,报复性消费或者旅游都没发生,但是抓紧时间看病却发生了。

医疗板块要反弹了吗

这一点很好理解,生老病死和吃喝玩乐都是刚需,但是治病的优先级一定排在吃火锅和买茅台之前。

随着封控解除,对制药企业和CXO企业的影响也会减小,整个医药板块的复苏,三季度应该没什么问题,会恢复正常。

那么正常状态下,医药到底赚钱不?

从近十年来看,很赚钱,而且越来越赚钱。

医疗板块要反弹了吗

毛利在不断升高,近两年更是超过50%,净利也在不断提高,近两年都在25%以上,利润高,意味着不是个赚辛苦钱的行业。

毕竟,毛利更高的行业,也就剩下白酒了。

医疗板块要反弹了吗

效率方面,ROE基本保持在15%以上,投资回报率也基本保持在10%以上,两项趋势基本一致,而且差别不大。

趋势一致,说明这十年行业没有太多非经常性损益来骚扰,也就是说,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基本确立,除了众所周知的集采没有靠着补贴或者临时收入来生存。

差别不大,意思是杠杆率没有很高,财务风险整体可控。

医疗板块要反弹了吗

资本开支占净利润比值逐年下降,研发投入小幅上升,保持竞争力。

总体看,过去十年以来,医药行业的利润率稳定增长,净资产收益率也基本能保持稳定,资本开支整体在下降,是个增利也增收的好行业。

注意,这些数据是根据中证医疗指数个股的权重加权计算出来的,不加权的话数据可能没这么好看,但是咱买的是基金,加权的算法更有效。

从估值来看,34倍左右的中证医疗已经处于近十年很低的位置,基本已经是最低谷了。

大家最担心的,是万物皆集采的大环境下,医疗行业是否还能保持以前的利润。

这方面,笔者的看法跟之前对中概股一样,郭嘉的目的,是行业更好的发展,而不是搞死这个行业。

2018年开始集采,可以看到,2018年以来行业的利润率并没有明显下滑,更多的是对短期业绩的影响,而带量集采还会通过“薄利多销”带回来一些业绩补偿。

更重要的是,持续研发投入的创新药和器械龙头,会不停的有新产品上市,监管也在往这个方向倾斜,这意味着,即使暂不提出海跟别人卷,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也会让龙头企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至于CXO,以目前的中美关系来看,暂时不会被作为筹码来谈了,毕竟,通胀才是美国当前的首要问题。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