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颖电子底部的预测

2022年6月19日22:44:45390

中颖电子的股价走势比较有趣,在前期市场大跌时,小颖表现得相对抗跌,而且在2月14日领先市场见底。在4月27日市场反弹时,小颖基本持平,表现得明显落后于市场。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两个问题,近期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股价见底的可能时间点和位置?说下我的一些结论:

1、这波股价下跌是资金面和基本面双重利空的叠加。首先始于5月30日盘后华芯晨枫的减持公告,持规模本身并不大,主要是测试下股价强度。按减持上限97万股、收盘价56.11元/股计算,对应的减持规模是5400多万,以小颖的流动性可以快速消化掉。不过,在本次减持完成后,华芯晨枫的持股比例恰好降到5%以下,市场担心未来有进一步的减持。

市场更担心手机和家电行业不景气对公司的负面影响。根据5月25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4月国内手机出货量1807.9万部,同比下降34.2%,1-4月国内手机累计出货量8742.5万部,同比下降30.3%。今年1-5月,舜宇光学的手机镜头及手机摄像模组的出货量分别下滑8%及20%。手机需求疲弱使得芯片的供需缺口收窄,小颖的订单能见度也受到影响。

2、公司进口替代的核心成长逻辑并未变化。目前小颖在国内白电MCU的市场份额是10%,预期能够提升到30%;在国内品牌手机锂电池管理芯片的市场份额是10%,预期至少能够提升到30%-35%。因此现在尚处于进口替代的初期,未来仍有足够的替代空间。手机和家电行业的景气度只是影响公司的业绩增速,不改其业绩变化趋势。公司去年产能比较紧张,只能满足3个品牌手机厂商的50%产能需求,今年还可以覆盖到其他品牌手机厂商。

3、最低价可能出现在三季报之前。股价的最低点是预期的最低点,而预期领先于实际变化。我预计小颖Q2的净利润1.3-1.35亿,虽然Q2和舰的新增产能增量受疫情影响,且公司少量4月的发货提前到3月,但总体上仍能实现环比增长。按照往年的惯例,公司会在7月7日至14日发布中报业绩预告。而Q3的产能增量更大,净利润的环比增幅会更明显。连续两个季度的业绩就可以证伪市场的担心,然后是预期向上的过程。

4、股价下跌的极限位置是38元,对应现价23%的跌幅。今年产能可以保证30%以上的增长,而且产能主要倾斜给锂电池管理芯片和白电MCU,其毛利率相对高于OLED显示驱动芯片。考虑消费电子砍单带来的产能增量,把净利润增速从35%提到40%,假设今年净利润5.19亿元。小颖2018-2021年的最低价分别对应当年的23.98、24.76、32.35、24.14倍PE,即24-32倍PE。随着市场对小颖认知的提升,今年再次跌破25倍PE的概率较低。给予25倍PE,对应129.75亿市值,37.94元/股。

最后总结下我的一些结论,小颖的这波股价下跌是资金面和基本面双重利空的叠加。这些利空都是暂时性的,公司进口替代的核心成长逻辑并未变化,未来数年的业绩变化趋势依然是向上的。当前股价对应2022年32.6倍PE,估值不算便宜。在股东减持和下游不景气的压制下,股价的最低点可能出现在三季报之前。下跌的极限位置是38元,对应现价23%的跌幅。如果哪天股价跌到38元或成交量萎缩到1.3亿,好好珍惜这个买点吧。未来一段时间可以重点跟踪手机(零部件)和家电的数据变化。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问,手机和家电的销售何时转好,如果一直很差怎么办?这种担心是合理的,我觉得主要是股价已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悲观预期,以及在股票组合的框架下值得配置多少仓位。如果你能找到下游景气度不受影响,行业竞争格局稳定或边际优化,且估值下行风险可控的芯片股,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