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操作实战技巧(可转债操作手法与操作心得)

2022年6月21日20:59:351,056
可转债的交易研究始于今年3月份,一个主要原因是被A股行情的下跌给逼的,行情不好压力山大,本来没有想过去操作可转债,有时候压力也是动力,所以就开始了可转债的T+0操作策略研究。​操作之前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一些交易规则,和股票的很多方面不同,上海和深圳也有不同,​就在写这个文章之前沪深交易所出了新的政策,貌似完成了一些规则的统一,说实话以前有点匪夷所思,初交易的时候被不同的规则坑过两次,有一次上海的债临停了就委托卖出,结果收盘一看属于无效委托,利润少了三分之一。

做可转债的实战经验非常重要,理论总结的文章写了好多次,不断颠覆认知,至今都没有实现稳定盈利,从实战两个月不到的结果来看,目前我对可转债操作分为两种策略:

1,中期持有策略。这个是颠覆我们的认知的,虽然可转债最大的魅力是T+0,理论上大家都是冲这一点去做投机的。但是很多妖债一旦启动都是翻倍甚至几倍,这个在前期次新债的一波行情里面就深有体会,比如阿拉转债首次介入价格是125元附近,在随后的两周内最高到达252元,轻松翻倍,包括胜蓝,天地,丝路等一批次新小盘可转债都走出了翻倍行情,而我们不断的T+0反而收益像是过山车,极其不稳定。

2,日内利润累积策略。这个估计是大多数人采取的策略,第一种策略需要等待机会,就是正好有这样低位的合适品种,日内策略则不同,基本每天都可以出海捞鱼,但是做的不好也会陷入困境,我这两个月实战也是主要研究这种策略,并不断迭代升级,找到合适的方法,中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简单分享一下。

第一阶段:操作心法的研究。1,提前预判复盘,锁定次日操作品种,并制定介入计划买点。2,每天操作的最佳时间段开盘后一个小时,收盘前半小时。其他时间基本无效。3,盈利目标确立10个点就收工,可分两次大波完成,也可一次完成,根据盘口确定。4,没有暴涨过的次新债一旦启动要重点关注并择机介入中线大波段。5,做债不用潜伏,分时级别不追涨,追涨后要迅速卖出,不纠结,水下买入更要懂得止损。

注意以上是最初的总结,第二阶段认知上又颠覆了一部分,所以大家看看即可,都未必是最终的总结。

第二阶段:应对随机性波动的主动性策略。这个阶段我们研究了债性,活跃度以及弹性。1,正股未来空间有多大,可转债是对正股涨幅的提前透支,并且超额透支,转股溢价,纯债溢价都只能是一个动态参考。

2,做日内策略时间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把时间划成了6小块,比如10点之前半小时的细节策略,这让我们对一天之内四个小时交易时间有了争分夺秒的把控感。

3,我们把完成利润的计划做了切割,对涨跌幅前10名进行取样观察日内波动幅度的最大概率区间,并总结得出结论,在没有运气加持的时候就用大概率来累积利润。

你们看到第二阶段的迭代其实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看到了债的随机性波动,情绪化,甚至直上直下,毫无逻辑和道理,只是资金的扰动,那么基于此形成的一系列主动性管理策略。这相对有点成熟的模式雏形了,包括网上各种科普的网格化交易,我们也进行了实践。

第三阶段:做时间的管理大师。到了这个阶段尤其感觉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当然中期策略无所谓,做日内且带有目标性的就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在每一个五分钟级别里冷静笃定出击。

1,时间既然重要,止损就是第一位的,但是目前止损点是下穿均线还是设置百分比还没有确定,多数根据分时盘口观察。到了止损点无条件离场。

2,研究了起爆点,多头情绪板块带动,隔夜,锁仓等策略适应的不同时机与阶段。

3,依然是节奏,无法连续稳定盈利的障碍就是节奏的把握,理论上一天利润的高点是50%,实际执行是5%,只能持续精进缩短这个距离。

4,市场板块情绪辨识度大于分时结构。

5,研究开盘后15分钟找出龙头债的方法,即3个五分钟级别里面根据量能盘口迅速判断。

没有太高深的理论,全部实战经验总结,对操作可转债有兴趣且已经在操作的同学也许有一些帮助,这就是长多实战三个阶段的进化过程。目前还没有实现长达一个月的稳定盈利,只是用一个10万小资金在反复研究操作,做日内最好的记录如下,做中期大格局的还没有结果验证。

连续三天日内利润累积达到了10%收工,但是第四天就回撤了,原因就是一个节奏做错,不肯接受6%的利润,硬要去完成10%。我会继续完善可转债操作的日内策略,今天是第一次分享,只能说是一次新的探索 ,此次探索的目的和意义有两点。

一,应对未来的全面注册制的到来以及可能伴随的T+0的规则交易。

二,帮助一个亏损的小资金账户短期扭亏实现一种可能性。

最后想告诉各位,以上记录的只是我个人的探索与实践过程,期间非常辛苦和劳累,每一种盈利模式都不是轻易取得的,包括踩坑,应变,甚至承受巨大压力,然而都不代表是正确的,所以观点仅供交流,目前个人依然处于学习阶段,喜欢文章的可以留言探讨。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