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尔街上,信息就是武器,语言则是大炮或是伪装,既能攻击也能欺骗。
一些新闻报道就像是噪声,从经济角度来讲这些信息没有任何价值。
尽管回顾过去可以很好地了解股市的大致情况,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股市是贴现机制。也就是说:股市以及精明能干的投资者永远都在关注未来,关注那些已知未知的事情。
市场不断地就各种事件的结果给出不同的概率或者贴现。
股市生活的目标就是要在今天辨别出股票明天的价格,并且学会在恐惧和贪婪中辨识股票的基本面。
这是很多有经验的投资者的投资基础,但对于大多数其他人而言却是未知的未知。确定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是一个费力气的活儿。
新闻报道很少是预测未来将会发生什么的领先指标。
市场总是向前看,可金融新闻总爱向后看。等到新闻媒体写出一篇文章,或是准备好一个报道,最佳的投资和交易机会已经丧失了。
为什么新闻报道总是具有滞后性?
对于投资者来说,一个大事件发生前的许多苗头都是很专业化的,使人感到麻木而枯燥。
比如,很少有人想去阅读一种药品的批准流程或是相关的法律文本,发生诉讼时,他们只想知道谁打赢了官司,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是否批准了某种药品,或是某家公司的盈利是超出预期还是低于预期。
有经验的投资者就不是这样,他们根据每一个新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投资。他们会跟踪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就是这样监测风险并且获得最大利益的。
但很多普通投资者都是通过阅读新闻来做出反应的。
普通投资者根本不了解一个高质量的信息从发布到抵达市场有一个时间差,等到普通投资者从新闻媒体上获悉有关情况的时候,游戏早就变样了!
普通投资者以为他们根据信息做出了明智的决策,殊不知他们早就成为追逐烟雾的后来者。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习惯于高买低卖,因为新闻媒体的报道引诱他们进行投资,然后又恐吓他们撤出投资。
有经验的投资者就像一个信息黑洞一样,源源不断地吸入数据和新闻。他们会不断完善所获得的信息,达到一定规模后,用这些信息实时调整对股票、债券、信用违约互换和其他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判断,这些金融产品构成了现在的金融市场。
我们要有一个实时更新的列表,上面列出所有可能破坏一只股票或是改变一个行业形势的已知未知内容。我们把这些风险计入我们的价格和仓位。每天更新这个列表。我们知道有些事件,即未知的未知事件,会时不时地令我们大吃一惊,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关注风险,尽量避免大额损失。
你必须对各种消息脱敏,你必须学会去利用消息,而不是让消息利用你,你必须保持怀疑精神。
如果你不能预测未来的结果,当结果出现的时候就不要反应过度。不要等到股价很高的时候还去买入股票,也别等价格非常低的时候恐慌卖出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