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地产股大涨,酒店餐饮股大涨,旅游股大涨,食品股大涨,家电股大涨,反正和消费复苏相关的都涨的很好。我来给某些行业泼点冷水。
先说酒店股。
这是酒店餐饮行业2019年以来的走势:
这是酒店餐饮龙头锦江饭店的年度利润:
这是首旅酒店的:
再往下太小就不说了。股票市场有时候很奇怪,它不是看你现在如何,而是看你将来如何,但很多时候又不看你的绝对情况,而是看你的相对情况。
当年宋国大夫戴盈之问孟子:国家确定的税率是10%,不收关卡和市场税赋,现在的税收的比规定要高,但一下子也减不下来,只能慢慢减,我们计划今年先减一点,过几年再实行,您觉得如何?,今年还办不到,先减轻一些,等到下年然后实行,您觉得这样做正当吗?
孟子说:有个贼,每天都去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就告诉这个贼说:你这个行为是不正当的。于是这个贼说:那我以后少偷一点,先三天偷一只,然后10天偷一只,这样到明年我就可以不偷了。你说他这个行为正当不正当?你要觉得不正当,现在就应该停下来,为什么要等到明年?
但市场的理解就如同这个偷鸡的贼一样,我以前每年亏10亿,今年亏5亿,那就是少亏了一半,后面亏2.5亿,又少亏了一半。你看我改善的多快,所以股价就应该上涨!
这是只看趋势而不看基本面的乱炒作!
问几个问题:
锦江饭店和首旅酒店的利润恢复了吗?这是现状,答案是没有。
这两家酒店未来会发展的比疫情前更好吗?未必。两年多的疫情让办公自动化得以加速发展,远程办公、远程会议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普及,商务出差的需求变少是一个大趋势,这会让酒店业利润最高的一块商务住宿业务承压。
疫情对着两家酒店未来的发展更加有利吗?
并没有。这使得锦江饭店的自营酒店根本没法盈利,光一个房租就够压死你。公司靠什么赚钱?靠收加盟费来赚钱。而加盟的那些小酒店都是哪里来的?都是较早就买了房,有自有房产的那些,你真要去租房开酒店,基本都要亏死。即便疫情已经完全消除,旅游住宿的需求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或许永远也恢复不了。
盈利更差,前景未必比正常年份好,你股价提前突破新高是什么意思?
旅游股也是同样,没有什么报复性旅游,没有啥报复性消费,一切都只是市场的YY,觉得三天偷一只鸡相比每天偷鸡已经改善很多了,堪称道德楷模。这种事拆穿了后面不好收场。
地产的情况其实还不如前面两个,虽然这两天也在涨,逻辑也是预期改善,但地产的问题要比前面两个严重得多,因为房子是投资品,而酒店餐饮旅游都属于消费,消费有相对稳定性,变化不会太剧烈,投资却是看情绪,泡沫破起来可不看你准备好了没有。
地产的利润从哪里来?
很多人说地产商是靠房子和土地之间的差价赚钱,这是单纯了。过去以来地产商主要靠房子涨价赚钱,这是最最主要的因素。买房在前,卖房在后。房子一直涨价意味着前面买的地相比后面的房子总是便宜的,所以地产商可以赚钱。为了尽可能赚更多的钱,他们把买到的地分期开发,长的可以开发十几年,你说能不赚钱吗?
现在房价还能涨吗?今天我特地上APP上看了看各地的新房二手房挂牌价,发现这个市场真的太乱了,二手房普遍要比附近的新房要贵10%到20%。现在新房也不不用摇号,唯一的原因就是二手房标价虚高,这是谁在搅乱市场预期呢?所以我只能去看新房房价,我发现浙北的很偏远的县城房价都要1.5万一平了,即便是这些县非常偏远的乡镇,房价也要6000到8000。宁波比较核心区域的房价在40000到45000左右,稍边缘的要35000,低于3万的不太好找。这个房价与杭州比也只是略低,要比苏州高。
看了下各楼盘的销售,你会发现100平米左右、总价3000到400万之间的房子卖的相对较好,再往上就很难卖。
为什么?
白手买房的人极少,绝大多数都是卖了之前的老房子,加上多年的继续,再加贷款置换的,为的是多这么几十平米的面积。让他们直接去买,没几个人买得起。
这样的人生真可悲,一辈子为一套房子奔波。购买力已经枯竭,你房价如何涨?
高房价也在侵蚀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人口。
上世纪的人口出生率,在1980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其实都相当平稳,那时候还没有高房价。
来看看本世纪的:
有人说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因为经济发展,难道只有2017年之后经济才增长吗?美国的经济比中国发达不?下面是美国的历年人口出生率,我只找到2009年之前的,之后的大家可以找找,差别也不大。
请你告诉我美国比我们经济发达,为啥美国的人口出生率远高于中国,并且还很稳定?
房价涨到如此骇人的地步,不知道还有什么信心可以继续涨?我不知道。
房价不涨,地产商如何赚钱?如果房价下跌,你要亏多少?从中长期的角度,我认为房价会震荡下行,房地产开发面积也会逐级下降。在这种大背景下,地产股很难有大的投资价值。我稍微说一下中控技术,因为之前和大家提到过我在关注这家公司。
我知道中控技术比你们要早很多,它之前叫浙大中控,在我上大学那会儿就已经做得很大,我还有同学是褚健教授的学生,所以这家公司上市之后我就在关注,也和大家说过,且一直觉得估值太高。
中控技术的本行就是DCS,这个细分行业当前的市场容量大约为100亿,中控已经做到了行业第一,属于细分龙头。
公司过去几年的业绩增长也比较快,妥妥的优秀成长股:
不过我要说的是,工业自动化是一个大行业,但里面细分产品非常之多,也因此行业巨头无不是有丰富的产品线。这个行业天然就容许有多个巨头存在,大家各有侧重各自都会活得比较滋润。但你要活的滋润需要借助于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自己的产品线,使之构筑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构筑自己的护城河。
这个方面汇川技术布局最为全面,营收规模最大,竞争力也最强,另外还可以关注的是麦格米特。中控技术在这方面就相对局限,发展空间上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当然,你可以说这个细分行业还在发展,并且公司的市占率还可以提升,但你看看估值也比较高,回到正常估值要求公司有2到3倍的成长,这就把增长空间挤占得差不多了。
所以,这不是我的菜,后面不再关注,特此和大家说一下。
今天除了查房价,还去顺便调侃了一下卖房的小姐姐。先在卖房APP上聊,没几句就要加微信私聊,说优惠信息不方便这里说。加上之后就开始给我贩卖焦虑,说我看好的户型只剩2层3层了,想买的要抓紧了。“也就”550万,不贵。如果觉得楼层不合适,后面7月还有新盘,贵是贵了一点,但可选的户型要多一些。当我问有没有啥优惠时,小姐姐真诚地说,买我们房子的都是加了每平米2500的精装修,超划算的。妈呀,优惠没问道,还要加价。我说不要会如何?她说:不要的话,那就只有刷刷油漆什么的,是没法直接住人的呢。
小姐姐轻描淡写就把买房人的焦虑成功激发出来了,首先是借口APP上不方便细聊,要加微信,一下子勾起你的兴趣。然后告诉你剩的楼层不多了,给你一种紧迫感。这还不够,用一个“也就”来暗示你很划算,不抓紧就没了。看到你还不动心,就以退为进,话里话外告诉你后面更贵!等你开口讨价还价时,似乎鱼儿已经上钩,接着往上加价,给你来个2500的精装修套餐!
我倒是想上钩,550万可没办法“也就”一下。
经业内人士指点,说你可以在地方政府的房产信息交易服务网上看到底卖了多少,这才是准确的,于是我就看到了这个:
一共26层,最左侧就是我问的,也就是小姐姐说只有2层3层了,其他都已经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