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规训的一些思考

2024年5月17日10:56:25118

慢慢成长成大人的模样,接触了一些社会化训练,有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

#1

从小到大的教育中,我们都习惯了有标准答案,更习惯了完成那一套套既定的试卷。

也就是说,问题是别人给的,答案也是别人既定的。

但到了社会上,这并不是真实的情况。

-

标准的答案消失了,答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只会写标准答案,那你是一个优秀的打工人。

但是从打工人到顶级的创作者,你必须学会摆脱束缚,学会自己去寻找解决思路。

这个解决思路是符合市场、组织和个人习惯的,这才是对你而言的最优答案。

-

更重要的是,你要自己学会寻找问题,也就是说,自己找到自己、组织的问题在哪。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持续学习和思考。

-

考试开始了,这次你拿到的不是一张标准试卷。

而是一张白纸,上面的题目和答案,都将由你自己书写。

 

#2

商科生一直诟病的一件事就是被白嫖的“小黑工”.

但在一些事情上,我非常愿意被白嫖。而这些事情是我感兴趣的,并且能够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不能给我带来及时的显性回报,但能给我带来长久得人力资本回报。

因此,对这些事情上面我非常愿意被白嫖。事实上,我还会对自己不用交学费而窃喜。

-

但是,如果一些事情是一种消耗性的事情。那么即使有资金回报,我也不一定接受。

毕竟现在还不到着急用钱的时候,为什么要着急变现呢?一定要记得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

此外,还要多做横向扩宽,从螺丝钉到管理者。

螺丝钉做的是标准化流程,而管理做的是创造性流程。

管理要有系统性思维,而系统性思维不仅要对每个流程都熟悉,更要对流程之间的搭配有自己的感悟。

我希望自己能够锻炼自己这种系统性思维。

尤其是在一个初创企业的成长中,在面对一个个问题并且解决他们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其一系列的认识。

有时候确实觉得自己认知不够,还需要继续成长。

 

#3

越来越感觉知识的学习分为两类.

一类是专注于术的专业类知识学习,如具体的技巧、知识点等。

一类是专注于道的方法类知识学习,如学习方法、思考方式等。

我的自媒体幻想家alex更多是讲关于道方面的认识,而关于术的认识会更多得体现在理想家Alex。

-

大家一定要注意到这两类知识点的不同。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从专业类知识学习过渡到方法类知识学习。

前者是常见的学校里的知识点,而后者是对前者和生活经历的总结体悟。

它们俩的要点、技巧等完全不一样。

目前来看,我自己更偏向于方法类学习。

但对于刚进入社会的人而言,专业类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这是立身之本。

而方法类学习则决定了你最后能成长的高度,即抽象化能力。

-

学习专业类知识最重要的是自律和耐心,因为到处都是细节,并且这些知识点服务于具体目标,因此一定要有功利意识。

而方法类知识更重要的是总结和体悟,它们可能并没有这么有用,但会在我们重要的人生选择中体现,最后通往自己适合的道路。

-

不过对于同龄人,我们首先要完成的是专业类知识学习,但方法类知识的学习,必不可少。

#4

我发现,人是不能跨越认知去交流的。

比如我们现在跟领导、专家等在行业有一定话语权的,一定是没有共同语言的。

反而是身边一些比较优秀的,才能更有共同话语,进而共同进步。

-

因此,人的认知学习一定是有一条升级打怪的道路的。

没必要过于追求一次性的向上社交。

如果在自己水平不行、对问题认知很浅薄的时候盲目去找专家咨询。

那可能就是浪费对方的时间,还会给对方留下比较差的印象。

要时刻记得,别人的时间价值和自己的时间价值是不对等的。

-

没必要硬进入不属于自己的圈子。

所谓多结交大佬,一定要有具体的业务链接。

加个联系方式嘘寒问暖是最坏的情况。

一般而言是没有比较及时的反应的。

因为双方的地位是完全不对等的,这种行为是完全的无效社交。

-

有这个无效社交的时间,还是去多读读书、获取知识,进而提升自己认知和竞争力。

在双方经验匹配比较对等的时候,再进行交流,碰撞出更多火花。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