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立医疗这次会不一样吗?

2022年7月12日22:05:14352

7月7日盘后,开立发布中报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6-2亿,同比增长46.7%-83.4%;扣非净利润1.48-1.88亿,增长62.4%-106.3%。Q2业绩大超预期,周五股价大涨超17%。

在6月14日的《开立医疗和澳华内镜的对比》中,我给出一些判断:1、开立内镜业务的市值应该高于澳华。从市值对比来看,开立相对低估,这种反差不是常态。2、如果开立的内镜业务能加快业绩释放节奏,整体规模效应也有体现,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到后年再超200亿市值。今年看不到大的催化剂,股价上涨最快的一段大概率出现在明年。3、开立的风险可控,但只适合低配,因为有确定性、业绩增速和时间节奏更优的选择。除非观察到一些变化,比如期间费用率持续改善,时间节奏切换到明年。

回过头看,我的判断有对有错。两家公司的估值差距确实开始收敛,这段时间开立的股价上涨36.3%,澳华下跌4.5%。但我对时间节奏的判断是错的,考虑今年5500万股份支付费用,原以为开立的表观利润明年才会释放,但费用优化超预期,我把22年的净利润上调到3.5亿。

还原下整个过程,我从今年3月开始跟踪开立。最初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过去几年开立的股价一直在大箱体里面横盘震荡,未来发生哪些变化可能使股价走出横盘?答案是,随着基本面的改善,底部会抬升;顶部可能会突破,只要业绩持续兑现,有机会创历史新高。

但每个阶段都有一些扰动因素,从4月的高端芯片供应紧张,到5月的研发总监离职,再到6月初的预计Q2营收环比持平。中间还有人多次问我外资为啥一直跑?这些扰动因素,要么被证伪,要么不是影响业绩和股价的核心变量。股价长期不涨可能让人失去信心。5月27日,一个持有开立两年多的股东说行情难有。事后看,那时正是行情启动前夕。

在判断股票买点时,估值便宜+有积极变化当然最好。但在基本面发生积极变化时,股价往往已经过一段上涨。标准的股价上涨过程是,估值便宜但负面因素多,股价发生异动,基本面有积极变化,资金流入和股价上涨自我强化。

开立就是如此,6月15-16日发生股价异动。在上涨过程中也经历过两次预期上调。第一次是6月23-24日,我在外调研一家医药企业,与人闲聊时了解到公司上半年的超声和内镜业务略超预期,6月30日进一步确认,那时股价已上涨30%+。不过市场预期的Q2净利润增速在10%-25%,实际增速是49%-104%,股价再涨17%+。

其实营收增速与市场预期差别不大,主要偏差在利润端。按1.8亿的净利润中值,超声1.3-1.4 亿,内镜0.4-0.5 亿。内镜去年起明显进入利润释放阶段,今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又下降10pct,净利率显著改善。我也判断内镜11%+的净利率偏低,但没想到短期波动这么大。不过硬镜和IVUS还没到大量投入期,未来净利率提升空间不大,业绩增长更多依靠业务收入结构优化。

这次开立会不会不一样?可以往上冲破200亿市值吗?现在大家对未来还是存在分歧的。包括我在内的乐观者认为,内镜业务爆发和规模效应是可持续的。开立历史上经常miss业绩,这次能否如期释放利润,更多人还是半信半疑、边走边看,对收入端和持续性存疑。多数卖方对22年的盈利预测还是低于3.3亿,不怎么敢上调太多,当然也与公司的预期引导有关。

最后说下仓位,仓位管理才是投资决策的核心。到底要给一只股票配置多少仓位?我理解的权重排序是,确定性和风险>上涨空间>时间节奏,最后才是机会成本的权衡取舍。另外,这些因素都是动态变化的,对应的仓位调整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投资业绩。

有朋友重仓开立,在上调预期业绩增速后,我对开立的定位还是防御性标的。大背景是,随着这段逼空行情的展开,场外资金越来越少,市场风险也在逐渐积聚,不知道拐点何时到来。我的想法是,如果将来市场下跌15%-20%,哪些股票会表现得比较抗跌?从组合配置的角度,在高速成长股之外,也要储备一些高壁垒、竞争格局好、复合增速20%-30%之间的股票,或在一年内基本面可能迎来向上拐点的周期股。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7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