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期间大事不少,英女王辞世、俄乌冲突再现变局、欧洲能源危机激化社会矛盾等,都将影响近期行情。
1、8月社融数据:
8月新增社融2.43万亿,整体社融增速10.5%,整体符合预期。企业中长期贷款较去年新增2000亿,为中长期基建项目发力居民中长期贷款仅为去年的65%,地产消费恢复还有空间。
8月新增信贷结构主要呈现“企业强居民弱”的特点,接下来宏观政策将在提振信贷需求方面持续加码,包括财政贴息等在内的政策工具都有较大空间。
2、锂电池:
宝马将从2025年起率先在“新世代”车型中使用圆柱电芯,且集团已向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授予了价值超过百亿欧元的电芯生产需求合同。
宝马集团与宁德和亿纬锂能的合作的电池主要是4680电池,这次事件意味着4680电池作为锂电池的新技术方向已经被部分核心车企认可,包括特斯拉、保时捷、宝马等知名车企。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再次逼近50万元/吨重要关口,截至9月9日,华东地区价格已连续6日保持在49.98万元/吨。目前现货均价大概是49.7万,历史最高价51.7万。
3、拜登又要搞事情:
米方计划下个月扩大向我们出口用于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工具的半导体出口限制。
9月11日,据环球时报援引彭博社报道,继“芯片法案”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又准备签署一项行政命令,以帮助扩大美国的生物制造,达到“加强供应链安全”的目标,其中特别提到所谓的“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同时,据路透社消息,几位知情人士称,拜登政府计划下个月扩大对美国向中国出口用于人工智能和芯片制造工具的半导体的限制。
目前,A股市场的芯片概念股约有7.4万亿市值。从以往的行情来看,美国的出手只会强化自主可控的逻辑。
4、印度征收大米出口税,国际粮价或再被推高
印度官员近日表示,印度的大米产量出现下降趋势,这也许会引发一些国家的粮价上涨。自9日起,将对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征收20%出口税,并禁止碎米出口。
印度此次粮食减产主要是因为四个邦遭遇干旱,而作为全球粮食主产区之一,其大米产品面向全球150多个国家出口,贸易额占据全球大米贸易的40%。
种子板块一般四季度毛利率更高,种子公司技术壁垒有望提升,转基因技术有望加速落地。
下面聊一聊关于俄乌之争的重要转变:
1、昨天起有很多投资者关心俄乌战场的“乌克兰大反击”。我们认为其实局势没有那么大变化。总而言之:量变在积累,但质变未完成。国内自媒体夸大了形势的“突变”,其实依然是一个持久战的格局,没有迅速的一边倒。
2、其实从很早开始,俄罗斯已经基本停止推进了,我们5月就分析过,随着美国提供的“海马斯”等先进武器到位,俄罗斯将陷入苦战。因为俄罗斯兵力不足,大约只有15万,分布在2000公里的漫长前线,首尾不能相顾,这是兵家大忌。
3、这次是俄中了乌克兰的“调虎离山”之计,即乌克兰反复放风要要在南线赫尔松搞一个“百万大反击”,导致俄军部分主力调到南线,结果东线防御空虚,在哈尔科夫方向被乌克兰取得了较大突破,但这是乌克兰趁虚而入,而不是俄军正面溃败。
4、从5月开始我们就说,靠前线这些俄军,已经无力维持攻势,但暂时乌军也不具备拿下俄军的能力,所以未来依然是“战略相持阶段”。只要西方援助源源不断到位,时间就不是俄罗斯的朋友,乌军这一波进攻其实主要是为了证明
自己、从而向西方索要更大援助。而俄军想要改变困局,可能也要等13.7万新兵训练后入伍。
5、关于俄罗斯国内,我们以前路演讲过,关键看“寡头+军方”,其他的没用。其实现在自媒体谣言很多,例如说:
1)莫斯科大游行,其实是假的,视频是纪念莫斯科建城875周年;
2)莫斯科发生兵变、封锁,也是假的,流传的一条截图,其实是2015年的;
3)有议员要求普下台,是真的,先是圣彼得堡议员(普京家乡),然后是莫斯科议员,但都是一小部分人,且随后已遭到警方以“叛国”罪名逮捕,不能改变大局。
6、对于普京,现在应该还是翻着日历本,焦急地等着冬天的到来,并且盼望着是个冷冬。
7、对于下周的资本市场,关键还是看9月14日,这一天会有2件大事:
第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以什么级别的领导参加中亚的上合组织峰会;
第二,美国参议院审议《台wan政策法》,将台列为美国的“非北约准盟友”(类似于乌克兰),这件事比佩洛西“窜访”严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