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国存量城投债数量共计有20,758只,涉及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以下简称省)。存量城投债数量最多的5个省分别是江苏、江浙、山东、四川和湖北。其中江苏以5,089只城投债居第一,浙江以2,551只位于第二,山东、四川和湖南分别是1,578只、1,373只和1,145只列第三至五位。海南存量城投债数量最少(只有18只);青海和西藏均只有19只,排在海南前面。
2022年末存量城投债余额共计15.27万亿元,排在前5的省份仍是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和湖南。其中江苏以2.95万亿元余额居第一,浙江以1.95万亿元位第二,山东、四川和湖南分别是1.26万亿元、1.02万亿元和0.81万亿元列第三至第五。青海省余额为90.10亿元,31个省份中余额最少;内蒙古和海南分别为125.75亿元和157.05亿元;该三省份余额排在后三位。
截至2022年末31个省存量城投债数量和余额如下表:
数据来源:根据iFinD数据整理
城投债级别方面,全国2022年末存量20,758只债券中省级城投债券有2,458只(占11.84%),省会级城投债券有1,989只(占9.58%),地市级(含计划单列市)城投债券8,485只(占40.88%),区县级城投债券8,574只(占41.30%)地。
全国整体看地市级和区县级城投债券是存量城投债券中的主要类型债券,但各省情况差别较大。
浙江、江苏和四川3省存量城投债中主要是区县级城投债,特别是浙江和江苏两省区县级城投债数量占比超过50%。
安徽、辽宁、福建、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山东、贵州、河北、黑龙江、广西和广东13省存量城投债以地市级城投债为主;且除湖北、山东和贵州外,其余10省地市级城投债数量占比超过50%。
青海、宁夏、西藏、吉林、陕西、新疆和云南7省存量城投债中省会级城投债占比最多,其中青海存量城投债中全为省会城市级城投债;宁夏存量城投债中无地市级和区县级债券;西藏和吉林无区县级债券。
海南、甘肃、内蒙古和山西4省存量城投债中以省级城投债为主。其中甘肃无区县级城投债;内蒙古无省会级和区县级城投债。
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中,天津和北京以省级城投债为主;上海和重庆以区县级城投债为主。
截至2022年末31省份存量各级城投债占比情况表:
数据来源:根据iFinD数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