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基金应该买什么?现在该买什么类型基金?

2023年1月30日21:19:06293

兔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大A没有新年新气象,依然不改传统艺能,再次上演高开低走。

早上一开盘大盘十分强势,上证指数一度突破了3300点,站上3310点,结果正式开盘连一分钟都没有就开始表演兔年的第一个跳水,一路跌下来,要不是尾盘稍微翘了一下尾盘,今天没准要收绿。

这跳水显然不能赖给外资,外国友人今天延续了一月的“无脑流入”,狂买186亿,目前已经创下了有史以来北向流入最多的一个月,今天也首次突破了月流入的千亿大关,明天会继续创造历史。

全天成交量也自12月以来第一次突破万亿,这意味着,北向和少部分内资在接盘,大部分外资,在以一月以来最凶猛的姿态出货。

笔者已经不太看得懂咱们的机构操作了,12月不买,因为口罩放开后经济形势不明所以观望,1月不买,因为春节假期要避险,这春节过完了现在还在出货,难道又是在避险,因为周四美联储议息会议?

既然这么险,需要你们一直避险,何必呢,辞职去大理吧,反正你们工作不工作基民都在亏钱。

很多朋友陆续收到了自己的年终奖和四季度绩效,开始摩拳擦掌的准备加仓了,今天来说说笔者眼里依然可以买点的板块。

首当其中,还是沪深300的指数基金。

目前沪深300的估值是12.10倍,处于过去10年44%的位置,估值适中,还算便宜,肯定没有12月或者10月那么便宜。

不过现在的市场估值跟笔者当时开始实盘的时候相差不多,可能还低一点,所以涨跌概率基本一致,如果没有特别心仪的标的,指数基金是最好的选择,完全满足了分散配置分散风险的要求,而且当前这个估值长期持有肯定有的赚。

如果已经配置了指数基金,想在几个方向上重点多布局一点,笔者当前看好医药、医疗器械和中概

医药的上一波牛市开始于2019年年初,一路涨到了2021年年初才偃旗息鼓,时间上,正是美国在2018年加息4次后在2019年“由紧转松”,连续三次降息,催生了整个美股特别是医药的大牛市。

2022年,美联储加息6次,全球38家央行共加息了210次,全球经济如2019年年初一般再次放缓,就在这一周,加拿大央行已经放出了暂停加息的消息。

加息和医药股的涨幅没有直接关系,事实上,加息降息主要影响的是市场的风险偏好,也就是资金投资更高风险资产的意愿。

资金成本高(利息高,国债收益率高)时,他们喜欢稳定的有确定性的东西,因为这个时候冒险的成本太高。

资金成本低(利息低,国债收益率低)时,他们喜欢高风险的不那么确定的东南关系,因为这个时候钱不值钱,可以拿来“以小博大”。

医药生物,医疗器械,还有这两年市场热爱的科技板块(包括新能源、半导体等),都会是高风险偏好时期的市场宠儿。

那为什么喜欢医药不喜欢新能源半导体呢?

因为笔者怂,还是喜欢有确定性的东西,我能看到医药和医疗器械的真实需求(3年大疫之后格外重要),却看不到半导体和部分新能源的需求。

大家一定不能把“国家战略需求”和“真实需求”两件事搞混。有的东西国家是战略需求,可以不赚钱,但是一定要有,有的东西是刚性需求,比如粮食,比如医药。

明天是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北向不担心,希望脊梁能偶尔硬一次,球球了。

晚安,咯咯哒。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1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