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反转或反弹如果想延续,必定以板块轮动的方式。甚至,很多时候,多头要活命,就要不断地到处乱踩,把所有板块都踩一遍,看能不能走出路来。
一般来说,轮动会有几个层次:
1.坚持一个板块,不断弄短差。
2.选好几个板块,有卖点就先卖,轮着炒。
3.最好的当然是从这跳到那,每次都跳准。
按照禅师原文的意思,轮动只不过是板块间的买卖点错位造成的。
既然如此,要研究轮动,首先得有一个简单的分类系统,将整个市场以板块的形式遍历;其次就是对板块间的买卖点情况进行分类。
但其实,第一点很难,如果单纯从行业角度,通达信的三级行业分类系统足矣,但问题是,很多时候市场会从概念角度炒作。所以,这个需要琢磨。也可以先参照《如何精选概念?》
而第二点就相对简单些,只是要先做一个分类的框架。
对于买入来说,选择的板块肯定是要有买点的,而没有买点的先忽略。
而对于有买点的板块,整个上行,分类成两种情况:
A.上行结构明显未完成,这种肯定是要持续关注,一直到结构完成。比如表格中,至今一路标红的平均股价、总市值、上证50、深证700、制造、信息和材料。这些板块,只是短线面临调整,而整体未完成。
B.上行结构已完美,随时可以结束的,一般可以换车,除非是强势力量改变了这种性质,或者调整后又重新出现了机会。
一波行情启动,不可能一个板块一直涨,在很多时候,领涨的往往会提前见顶。
比如上证50,节前一路狂飙。节后开盘前对它的分类是:一旦新高,将陷入背驰。也就是说,从新高的那一刻起,50指数的结构背驰后,短期就没有什么买入的价值,自然准备换车。所以,节后对50指数是一路看空。
比如消费指数,节后的看空时点是从1月30日,也属于提前见顶。相似的情况,还有对金融板块的看空。
对于这种结构已经完美的,并不是说就不可操作,而是说相对于还未完美的板块,能再次爆发的可能性更低,且风险较大。比如50指数、金融指数和消费指数完美后,一直都是在下行或偶尔反抽,而信息科技类、材料类和制造类在本周反复高潮。
当然,这里就不要问什么叫结构完美和不完美了,这都是技术面的问题了,之前一直都是以技术面的分享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