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宁德暴跌,新能源暴跌,为了安慰自己,安慰新能源投资者受伤的心灵,按摩一下,为了大家过一个轻松一点的周末,所以,简单地聊聊新能源的暴跌。
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涨到天上去的,新能源不能例外,所以,新能源的调整不仅正常,也是必然。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新能源其实早就进入了调整之中,有些股票甚至调整幅度已经达到30%-40%。特别是有些竞争力差的公司,或许早已见顶,因为行业无论如何景气,都一定有竞争失败的公司,甚至破产。所以,我们一直建议大家要买有安全边际的,有业绩的,竞争力强大的公司,这些公司基本可以肯定还有机会。
因为新能源渗透率今年才不到15%,明年渗透率大概超过20%甚至最乐观可以达到25%。即使如此,后面整个新能源汽车还有空间。因为可以预期的是,新能源渗透率达到90%左右是一个必然要到来的时候,明年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增长将肯定超过50%甚至逼近100%,这么高的行业增长就说没有机会了,是完全睁着眼睛说瞎话。
所以,别慌,这个不是叫老乡别走,这个是非常客观的判断。
况且新能源调整不是今天才开始,已经调整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们回顾股价见顶的过程很多时候都是股价小涨,缓涨,到突然暴涨,快速运动是为了赶顶,为了出货,往往就是股价的高点,是见顶信号。
我们这次也看到新能源其实早在一两个月之前很多股票开始调整,小跌,阴跌,然后急跌,这个有可能是一个赶底的信号,如果你持有的是有潜力的优质股,当然必须坚持而不能杀在沟里。
之前笔者讲了投资很重要的事情是不能犯大错误,买错资产就是犯大错误,把优质资产杀在1660点就是犯大错误,如果你的资产非常不错,买在高位不算是大错,对优质资产,要不补仓,要不坚持,任何第三条路都是死路。
宁德今天最大暴跌超过9%,据说是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宁德时代:万亿电池帝国的裂痕】,到处传播,很可能有人看了后,长线投资资金离场的缘故。
在我看来,大概是噪音,我们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哪一个公司不丢几个客户,并且广汽不采购宁德的电池,在几个月之前大家都知道,在宁德起诉中航锂电专利侵权的时候都知道,但宁德的客户众多,并且极其分散。
2019年宁德十大客户占比为63%,2020年宁德十大客户收入占比51%,进一步分散。广汽2020年占宁德的装机大概3%,销售收入肯定没有3%,假设2021年广汽降低为0,但宁德今年的市场占有率从去年的50%丝毫没有下降。
在今年十月左右,宁德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反而上升到56%,在全世界的市场占有率从有广汽时的25%上升到现在的31.5%,丢单,抢单,降价,原材料涨价都是在经营中必然要遇到的困难,今年原材料如此暴涨,宁德在第三季度毛利率环比上升你如何去解释?比丢几个单子影响更大。
另外说到宁德员工赚大钱了,炒股票进出几千万,就失去工作热情,更是无稽之谈,立论不行,证据不充分,中国人对财富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几千万就不想认真工作了,这个作者的格局太不靠谱。
这些对宁德的评价都没有抓住本质,宁德最大的威胁在我看来大概是三点:第一是整车公司自建电池产业链,第二是整车公司培育二供三供电池供应商,第三是技术路线被颠覆的风险。
但别忘记,电池这个东西的投资,亿纬锂能老总说是一个风险极大的投资,搞车的人未必搞得定电池,自己搞的电池劈里啪啦爆几个,自己就不敢用自己的了,没有那么容易,而环顾中国的所有电池公司,除了宁德赚钱之外,不知道有几个敢声称自己赚到钱的电池公司。
至于小公司为啥在新能源大发展过程中赚不到钱,得问问这些公司为什么,产能足够吗?质量过硬吗?成本控制得住吗?
至于说技术路线被颠覆,很可能只有宁德颠覆自己,其他小公司很难颠覆这个行业,宁德9143人的研发团队,今年大概超过60亿的研发资金,远远摔下LG新能源等等一竿子电池公司,你不投钱或投不起钱如何去颠覆宁德?
总之这个人命关天的电池行业,是一个壁垒不算太低的行业,即使有竞争,搞得定电池,问题是新能车这个行业足够大,都有发展空间,我们拭目以待这些落荒而逃只看表面认识不到实质的人如果杀在沟里的?
综上,新能源前途光明,道路一样曲折,在震荡调整中有些优质公司才有好的价位,我们应该坦然面对这种正常的波动与调整,只有调整充分,好公司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