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出圈了。周四流传的一张图片显示,连杭州的KTV小姐姐都在学习英伟达链。周五中国经营报报道的北京李女士说,“最近上证指数突破新高,身边的朋友们都在讨论股市,我有一种再不进场就晚了的紧迫感。”李女士是7月30日开户的新股民,表示现在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创新药、人工智能、机器人、军工…只要认真研究,总能找到合适机会。
不止一个人跟我说焦虑,自己持有的股票没怎么涨,外面有些股票不停上涨,两者形成强烈反差。有些基金经理还被客户批评,拿着不涨的股票浪费时间,不积极挖掘新股票。也有因跑输指数被客户赎回而感到压力的。
牛市是现在最流行说法,只有极少数声音担心连涨4个月后的调整风险。这种说法会传播焦虑,好像今年不赚50%、甚至实现翻倍都是做的很差。实际情况是,如果今年主要投资A股,赚20%-30%都是很好的收益率。保守估计至少可以跑赢市场上60%-80%的人。
今年确实有不错的结构性机会,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113.91%,A股的万得创新药指数涨53.47%,人形机器人指数涨46.54%。观察周围做到整体收益率50%-100%的少数人,有把握住AI和人形机器人风口的,有重仓港股创新药和新消费的,也有4月7日大跌以后做对抄底决策的,其中一些人还有用杠杆。
但从整体市场的价量表现看,这段时间的赚钱效应并未全面扩散,只是结构性机会,如果重仓股不在市场风口上,也赚不到多少钱。而且押中板块也未必能选对个股,今年有6成左右的成分股跑输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对照历史上的牛市,以Wind全A指数的涨幅为标准,06-07年大牛市,指数06年涨111.90%,07年涨166.21%。09年大牛市,指数涨105.47%。14-15年大牛市,指数14年涨52.44%,15年涨38.50%(最大涨幅63.45%)。19-20年,指数19年涨33.02%,20年涨25.62%。而25年至今指数上涨16.19%,按我的标准,指数年涨幅25%-35%算小牛市,涨幅50%+才是大牛市。
另外,市场看着很热闹,两市成交还维持在2万亿左右,本周四才突破2.3万亿。即使银行存款利率只有1%多,也还没看到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如果真是所谓的全面牛市,两市成交应该可以突破3.5万亿、甚至达到4-6万亿,呈现板块和个股机会遍地开花的现象。
再回到焦虑的话题。14-15年中小创牛市,持有贵州茅台和格力电器的投资者会焦虑吗?19-21年半导体、新能源牛市时,持有煤炭股和银行股的投资者会焦虑吗?22-24年,持有创新药的投资者会焦虑吗?
当年大盘从2000点涨到5000点,茅台严重跑输指数,上证涨149%,茅台涨65%,牛市涨幅排名后5%,牛市顶点的估值仅19倍PE。但大盘从5000点跌到3000点,茅台远远跑赢指数,上证跌40%,茅台逆势涨3倍以上,熊市排名前1%,在核心资产行情中出尽风头。今日风光者可能来自昨日落寞者,反过来,今日落寞者可能是昨日风光者。未来也是如此。
在25年港股创新药行情之前,一批小公司的估值很便宜,账面净现金甚至大于市值,市场在最悲观情形时不定价任何未来发展预期。其中一家港股医药公司24年2月最低点来给我们反路演,后来股价翻了8倍。但股价越下跌,市场的担心越多,敢于买入的资金越少。
即使看对一只股票,也不见得它每个阶段都能跑赢指数或板块。如果相信自己的投资决策是正确的,焦虑情绪可能就是多余的,坚持自己的投资节奏才是最好的选择。在股市的起起落落过程中,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