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盈亏分水岭:如何看待股价波动

2023年2月19日17:55:35194

股市盈亏分水岭:如何看待股价波动?答:不可预测,但可应对。

一、股市突然跳水

周四,市场突然跳水,收到几个看盘朋友的消息,“大盘为什么跳水?发生什么了?”周五,市场继续跳水,又收到几个朋友的信息,“为什么又突然跳水?你知道什么吗?”

我的回答都一样:“不知道!股票短期价格具有随机性,这是由主观定价和边际定价机制决定,完全不可预测!

虽然我也开着交易盘,除了开盘和收盘外,我盯盘就是为了交易。不交易,不盯盘。大部分交易时间在阅读、在整理、在分析、在搜索、在思考……

二、原因重要吗?

实时股价的含义仅仅是,刚刚有两个人出于某种原因自愿以这个价格成交了一些股票,它并不会告诉你你手里的股票的价值是多少。

有买有卖,才有交易,交易成交才有实时股价。至于原因,买有买的理由,卖有卖的理由。

买入理由如:便宜、k线看涨、基本面不错、别人介绍、好像有利好……

卖出理由如:落袋为安、要用钱、要买其他股票、大盘不好了、注册制出来了……

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躲在屏幕后面交易,我们怎能尽知?知道了又怎样?重要吗?你的交易要建立在这么多的原因上,那忙得过来吗?

不管是做短线、中线、还是长线,应该有自己的认知和纪律。

如短线,尊重市场、依势而为,讲究高买然后更高地卖,严格止损。对标的物无限制,无基本面要求,但需要良好的市场嗅觉和严格的纪律。

中线呢,要对基本面有充分掌握,对估值系统有良好的认识,低估时买进,高估时卖出,讲究的是低买高卖……

最难的是长线,要对企业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有着更为坚强的控制,清楚把握企业未来数年的发展趋势,以投资的心态分享企业的成长。对利润要求很高,不设任何止损……

任何买入、卖出、持股、持币的决定都不应基于对市场的任何短期预测和给定时间点预测。

三、注册制落地

周五收盘后,出来一个新闻:注册制落地。

周末,大家都在讨论,注册制是利好还是利空?有人说反弹结束,有人说牛市来临,就如一则小故事:

股民:“大师,请问注册制是利好还是利空?”

大师:“你掏100块钱给我,再告诉你。”

股民掏出100元给大师,大师收下100元,慢慢悠悠地说:“明天这个时辰来找我。”

股民非常纳闷,正想再问,无奈大师已经闭目养神,便不敢多问先回去。

第二天股民又去拜访大师,大师:“你先掏200元给我,我再跟你说。”

股民有点不高兴,但还是掏出200元给大师。大师接过200元说:“明天这个时辰再来找我。”

股民正要问大师为何还要明天再来找他,但大师已经起身离开,不给他再说话的机会,无奈只能离去。

第三天股民又去找大师,大师看他一眼,满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再给我 500元,我告诉你。”

股民怒了:“大师您耍我呢?什么都不肯跟我说,就知道要钱!”

大师语重心长地说:“阿弥陀佛!施主休怒。一个跟你天天要钱的人,什么都不跟你说,你为什么还要天天来?明天不要再来了,否则就要1000了!”

重要的信息,你想错过都难,关键是你整理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如想想注册制利好什么?利空什么?结合自己的投资体系和持仓个股,根据事实做假设,做概率分析,检查赔率,得出观点后规划交易才是要去做的事情。

四、如何看待股价波动

投资很简单,但不容易。投资体系、企业分析、人性修炼缺一不可。

短期股价可能受任何信息影响,是布朗运动,随机漫步,无法预测;任何基于短期股价波动作出的交易行为都是错误的,没有价值的。

波动关,有人一秒就懂,过一次就行。很多人终其一生也不入其门,也是纳闷!忽略股价短期波动,过了如何看待波动这关,就能解决股市里是赚还是亏,这是分水岭。

很多聪明人却把时间放在永无尽头的信息追逐中,而不愿静下心去思考自己的投资体系和股市定价原理。

投资的四大基石告诉我们,市场先生只能利用,不能预测;安全边际,遵守纪律,宁可错过,不能买错;而企业思维、能力圈是我们穷尽一生要去坚持学习的知识。

这没有捷径,要靠大量的阅读和研究,长期的坚持和总结反思。这是连智者芒格和巴菲特都经常说很难、不懂、会错的领域。

五、总结:自我管理和企业分析

所以,是真的不知道也不关心短期的股价波动,我每天忙于冥想运动、阅读思考、分析输出等工作。

上周四,刚输出了2023年的第6篇反思日记:自我管理的梳理和迭代。分享自己总结的两个概念:

自我管理就是以目标为导向,以自律为前提,以规划、执行能力为体现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整套方法。

投资就是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用一生时间深入研究企业,聚焦对未来现金流的估计,一点点积累成巨富的垫脚石,让自己人生有得选。

而自我管理和企业分析都是需要日拱一卒并穷尽一生的主题。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20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