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简历(关于简历的认识)

2023年3月9日14:49:21229

实习篇已经发了好几篇了,但始终没谈过简历的问题,主要是觉得市面上资料挺多的。但为了体系完整性,因此这篇文章简单聊一聊关于简历的一些观点。

在信息爆炸和不对称的当下,简历就是一个人的门面。通过简历他人能直观且迅速得认识到你,并且识别是否与岗位匹配。因此,简历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整个实习的开端。

其实简历存在几个层次,首先是你的经历,即内容本身;其次是排版,即简历格式;最后是适度“美化”,让你的内容更加的有吸引力,并且让人能够从内容中get到你得能力所在。

因此,本文围绕两个部分分别展开。第一部分面向于新生,如何把简历“填满”(重点)。第二部分简单聊一聊简历的排版格式和撰写的原则。

一、简历意识

对于新手最大的问题在于内容不够,即自己的经历不够饱满。当然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不必过于焦虑。当我看向我大二上的简历时,也是“一地鸡毛”。

简历意识指的是,我们要明白简历上哪些内容是吸引人的,而围绕这些内容,我们需要有哪些经历。

那么首先是确认简历的目的,一般来说,简历主要是为了求职or实习(当然,一些学术申请和评奖可以用到简历,但这里采用狭义理解)。因此,我们要考虑到HR关注的因素。

我一直把实习分成两类,一类是执行类(四大、投行等),一类是研究类(研究所)。执行类主要考察一个人的执行能力,包括快速学习、实践能力、书面表达、细节处理等。研究类主要考察一个人的报告撰写、数据搜集等能力。虽然二者存在重合,但侧重点不一样。

那么围绕于目的,我们需要去证明自己拥有执行能力和研究能力。

对于执行能力,我认为可证明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工作(文书处理)、社会实践(交际能力)等。不过执行能力还是相对难证明的,因此我个人感觉四大和投行实习比较偏重时间需求,能够支持线下实习都ok。

对于研究能力,我认为最能证明的例子就是商赛,尤其是写一份属于自己的研究报告,附在简历上一并提交。

在此,解答一个别人经常问我的问题,即比赛一定要获奖么?

不一定,首先获奖很看运气(评委因素影响极大),我们比赛如果能获奖最好,但如果能锻炼我们的思维方式、商业分析逻辑,并形成一份研究报告,那么就不虚此行了。其次,面试官并不会关心你的获奖等级,他只在意你能不能完成一定的书面表达和研究,从而承担实习生工作,因此水比赛是没有价值的。

也就是说,在简历不够饱满的时候,可以多多参加商业比赛扩充自身经历,得不得奖不重要,重要的是留一个过得去的报告。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商业比赛,其他比赛就算了,你要关注面试官究竟想要什么。

所以简历的意识的本质,就是知道别人想要什么,并以此为目的填补相关经历,并以简历的方式展示出来。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道理,但我发现很多人都没意识到的(捂脸)

二、简历撰写

关于简历模板,不同行业的规则似乎不同。就笔者熟悉的金融行业而言,排版正文字体一般10号,小标题小四,大标题四号,一般采用宋体。颜色最好就是黑白两色即可,不需要多余的颜色。整体需要做到清晰,一目了然。证件照无所谓,有最好,建议早点去拍。

关于总体内容而言,需要结合不同的目的。就实习而言,主要包括教育背景、实习经历、科研竞赛、其他(语言、爱好、技能等)等。

关于内容撰写,存在一些技巧,诸如“STAR”法则等,市面上资料很多,不再赘述。注意结果量化,多一些数字,比如写了多少字、做了多少页。如果项目比较少,可以把适当把研究结论写在简历上,可能就引起业务人员的兴趣(但注意涉密问题)

内容可以适度美化,但不要过度美化。因为如果简历给人一种很厉害的感觉,结果一问三不知,是非常掉价的。宁愿是写的差一点点,回答的很精彩,更容易被录入。比如之前看简历经常看到别人提到自己会估值建模,结果连公司价值和股权价值有什么区别都不知道,直接就不通过。

最重要的原则,简历上的内容应当成为你的展示点,而不是你的累赘。

不过,根据笔者的经验,事实上简历书写好坏是相对的,跟HR自己喜欢的风格关联度较大。因此,简历撰写不要求十全十美,“七七八八”即可,让别人看着舒服并服气,愿意给你一个面试的机会。在获得面试机会之后,简历上的内容一定要熟悉,真的是每个细节都能提问,虽然可能是你“顺嘴一提”,这都是血泪教训。

因此,我一直认为简历撰写是美化和朴实的结合,需要掌握一个度,不必过于纠结。

本篇文章粗粗得介绍了一下自己对简历的一些认识和观点,内容上有所保留,但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最后,简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标签,陪伴我们一辈子,因此需要提前谋划。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2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