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伦药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年报:营收增长9.46%,达到189亿;归母净利润增长54.98%,达到17亿;经营性现金流增长9.85%,达到31亿。
创新药结出硕果
科伦药业在2022年年报中提到,公司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完成3次,至多9个 ADC 项目与 MSD 的授权合作,总交易金额近 118 亿美元,近800亿人民币。
科伦的药物研发开始于2013年,至今投入也不过103亿的规模,如今达到近800亿的收获,实在是令人惊叹。需要注意的是,这近800亿的授权收入是分阶段的,而且最后能够拿到多少,还有待观察。
但无论如何,科伦博泰2022年拿到手里的人民币是7.3亿,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是3亿元。连续十年,共计103亿的研发投入,总算看到回头钱了。
另外,科伦博泰正处于港股上市的阶段,未来融到资金,可以继续加大创新药的投入力度。
三发驱动逐渐成形
科伦药业在上市之初就提出了三发驱动的发展战略,以大输液和抗生素产业链为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供养创新药开花结果,奠定科伦药业的百年基业,如下图。
截止到2022年,科伦大输液的营收是94.52亿,比2010年科伦大输液不到40亿的营收增长了很多。非输液药品(仿制药)这一块营收是41.26亿,2013年之前基本为零,是纯粹的增量部分;如果没有带量采购的因素影响,这一块的实际增量可能在150亿以上。
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部分营收是39.13亿,2013年之前也没有,也是增量部分。最后一部分是国际市场,科伦是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建厂,2014年开始有销售的,也属于增量部分。
到目前为止,科伦药业尚未有创新药上市销售,处于临床Ⅲ期的项目有三个;海外专利授权已经拿到回头钱,我认为科伦的创新药战略基本成功。所以,才有题目中提到的,十年磨一剑,三发驱动逐渐成形。
财务指标改善
下图是我统计的科伦药业的ROIC指标,已经出现了连续两年的改善。
具体分解来看,2022年科伦的毛利率小幅下行3个百分点,但净利率已经连续两年回升,2022年回升至9.03%;总资产周转率连续两年小幅回升,2022年回升至0.58,也是近六年的高位;资产负债率连续两年下降,2022年下降至50.5%,是近六年的新低;特别是有息负债率连续两年下降,2022年下降至29.54%,也是近六年的新低;有息负债对应的财务费用同样也是连续两年下降。
随着川宁生物的成功上市,以及科伦博泰的即将上市,未来几年科伦的负债压力仍会继续改善,财务费用仍有释放利润的潜力。科伦给人重资产高负债的形象,可能会大为改观。
总体来说,科伦的ROIC指标未来三五年有望回到15-20%的区间,至于能否上行到20%以上,需要看创新药业务的规模占比,长期是可以期待的,中短期难度比较大。
大药厂雏形已现
正如科伦药业在年报中所说,科伦药业是国内产业生态体系最为完备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之一。
从产品领域来看,科伦横跨大输液,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化学仿制药和创新药,以及生物药领域。从产业链来看,科伦横跨医药研发、药品制造和商业流通(商业部分未上市)领域。
所以,一个综合性的医药集团逐渐浮出水面,正如一位医药行业资深人士说,未来的医药行业可能就是两种形态,一种是大型医药集团,有钱有研发实力,可以到处买项目;另一种就是小而美的研发型企业,能产业化的就自己做做,不能产业化的项目就卖掉;科伦药业显然更像是前者。
中国当前的生物医药行业,仍处于高速的发展期和追赶期,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看好中国医药行业朋友,可以持续跟踪,挖掘更多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