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很多朋友经常会问我:今年A股有没有机会?股票或基金能不能买?该怎么买比较合适?
说实话这些都是大问题,这背后是一套系统性的投资体系和投资策略,很难用一两句话给出一个很明确的答案。而且,我非常清楚,即使我铁口神断告诉他:能投、赶紧上车、买指数就行,或者不能投、风险太大、老老实实放银行。无论我说什么,朋友也都未必真的相信,至少不会全信。每个人对股票市场的认知不同,就决定了投资策略一定有很大差异,不可能找到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的投资方法,也不可能找到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投资标的。
那么,究竟该怎么快速识别出大家对股票市场的认知是什么,然后给出有针对性的投资建议呢?
下面,笔者从4道问题解决如何投资A股。
1、四个问题
1. 是否相信A股在10-20年的时间尺度上,能提供年化5%以上的回报?
A. 不相信
B. 相信
年化5%以上是我认为最底线的要求,目前理财产品收益率好歹也3%,投资股票市场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收益率上要求一定的补偿是有必要的。
如果选A不相信,那就根本不应该投资A股,都不相信它长期能跑赢理财产品干嘛要买它呢,建议改买自己看好的其他资产,买买货币基金、理财什么的都挺好。
选B的朋友继续进入第2题。
2. 是否相信股市中短期(半年以内)的行情无法预测?
A. 不相信
B. 相信
如果选A,认为可以预测,那就赶紧根据自己的预测去操作。如果经过了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5-7年),你发现自己真的能精准地进行高抛低吸,赚到超额收益,恭喜,你找到了更快致富的方法。如果试了一段时间或者对长期投资收益率进行回溯,发现在择时上没赚到钱,那说明至少自己之前确实是没有能力预测中短期行情的,建议可以改选B,亏的钱和花的时间就算交学费。
选B的话,认为市场不可预测,那就要知行合一,控制住自己,不要老去做预测市场的事儿,比如现在买会不会涨、今年后面怎么看,能涨到多少点、什么时候触底……这些问题都是在预测市场的中短期走势,不要问、不要想。
选B的朋友继续进入第3题。
3. 是否相信自己可以选出表现超越市场平均的股票组合?
A. 相信
B. 不相信
首先,要说明一下什么是市场平均,其实就是指数,但指数有很多,建议可以主要对标沪深300或者万得全A。咱看近4年,从2019年1月1号至2023年5月12日,沪深300上涨32.56%,万得全A上涨53.8%,四年多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也正好经过了一轮牛熊周期。
如果选A,那就赶紧去看看自己的股票投资收益率,这四年多是不是达到了40%以上。如果能跑赢,恭喜,你找到了更快致富的方法。如果发现并没有跑赢,那说明你在选股上对自己的能力高估了,可以改选B,亏的钱和花的时间就算交学费。
选B的话,就不要自己瞎选股了,老老实实做分散化组合,买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主动基金,多买一些尽可能做分散,让自己在能跟上大盘的基础上,再争取一些增强收益。
选B的朋友继续进入第4题。
4. 是否相信可以大致识别股市的高低区域?
A. 相信
B. 不相信
如果选B,那就不要做择时了,就老老实实长期持有,奔着20年、30年的持有期去,第1题里既然选了相信长期能有5%以上的年化回报,长期持有至少能把这个回报拿到。至此,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
如果选A,那就尝试通过择时来增强收益,低的时候多买、高的时候减仓。经过一轮完整牛熊,如果能实现超额收益,恭喜,你找到了更快致富的方法。如果试了一段时间发现跑不赢,说明自己确实没有能力识别股市的高低区域,可以改选B,长期持有呆坐不动。
2、灰度认知 分散配置 定期总结
如果要说这四个问题有什么瑕疵,那就是它给的都是选择题,是黑白分明的。而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对股票投资的认知是灰度的,不是非黑即白。就比如第三题,自己选股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这事,很多人是不确定的,不敢保证自己一定100%没问题,但肯定也不会轻易否定自己的选股能力。
那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分散配置,定期复盘和总结就非常关键。我个人是非常推荐大家勇于尝试各种各样的投资方法和投资工具,如果还不确定某一类产品或者投资方式行或者不行,那就先用小钱尝试一下,隔上一段时间再进行回溯和对比,看看它究竟是否可以帮助你提高收益率,如果确实可以,那就加大仓位,如果不行,就果断放弃,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块地迭代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和投资工具,少交学费。
比如说,第一题你不确定股票市场能不能带来年化5%以上的回报,那你就拿出可投资金融资产的5%最多10%买成股票型基金试一试,放上几年不管它(至少3-5年以上),看看到底能不能获得年化5%以上,如果不行,那咱就放弃股票投资,以后谁再忽悠我们投我们也不信了,老老实实存银行最稳妥,如果确实收益率不错,那再考虑提高仓位。
再比如说,第三题你不确定自己的选股能力究竟如何,那就一部分钱自己选股,一部分钱买基金(最好分两个账户,方便对比),3-5年后对比一下收益率,看看哪种方式投资收益率更高,就用哪种方式投资就可以了。
因此,灰度认知、分散配置、定期总结是我认为在投资领域非常重要的三个概念或方法。
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对于这些问题我当前自己心中的答案。
3、我的答案
1. 是否相信A股在10-20年的时间尺度上,能提供年化5%以上的回报?
我坚定地相信可以实现,底层逻辑很简单:长期沪深300指数基金收益率>全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收益率>全国所有企业的平均收益率≥GDP增长率,之前我在凭什么投资它可以跑赢GDP? 中详细解释过,也梳理了世界各国长期的股票投资回报率与GDP增速的对比,基本上无一跑输GDP增速。
2. 是否相信股市中短期(半年以内)的行情无法预测?
我也非常坚定地相信自己没有能力预测中短期行情,我很坦率地承认这一点,也不相信有谁可以长期有效地对中短期行情做出胜率超过60%的预测。为何我承认自己没有择时能力,只是基于常识:如果可以做到短期精准择时,福布斯排行榜上早就榜上有名了。另外,之前我还看了公私募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基本上没几个有的,绝大多数基金经理择时对收益贡献为负,具体可以看文章:公募择时 私募择时 ,这些全国最顶尖的头脑都不行,我就不去交学费了。
3. 是否相信自己可以选出表现超越市场平均的股票组合?
这个目前我暂时还是相信自己有这方面能力的,之前给大家分享过我A股和港股模拟组合的业绩(如下图),A股组合大幅跑赢指数,港股组合略微跑赢指数。
当然,3年的时间还不算长,我要再继续运作几年去验证自己的投资能力。另外,由于我是证券从业人员,不能买股票,所以我投资主要还是以主动管理型基金为主,我认为未来五年主动管理型基金跑赢指数还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小韭菜太多了,镰刀们还是有的赚的,我坚定地跟镰刀站在一起。
4. 是否相信可以大致识别股市的高低区域?
我暂时相信自己可以大致识别股市高低区域,这并不意味了我认为自己可以精准地抄底逃顶,我以前没有以后也不可能有这种能力。但识别出目前股市的位置是高还是低,未来一两年是上涨概率更高还是下跌概率更高,这个能力目前我觉得我还是有的,逻辑非常简单:估值。估值便宜的时候,市场早晚会“借故”上涨,估值贵的时候,市场也早晚会“借故”下跌,这个故千奇百怪,但只要盯住无风险收益率和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及当前市盈率水平,判断股市处于高低区域应该大致是靠谱的。
好了,给大家分享完我的答案,大家也可以分享一下你自己的答案是什么?可以留言咱们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