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犯的错误,是根据狭隘的经验进行单一归因。——查理·芒格
在泰国和印度有这样一种非常有哲理的现象:一根矮矮的柱子和一条细细的铁链,竟能拴住重达几十吨的大象!原来,大象年幼时就一直被驯象人用相同的方式约束,历经无数次挣扎都以失败告终。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以大象现在的体格和力气能够轻松摆脱束缚,它们仍然相信当初的“枷锁”能困住自己,便不再试图逃脱。
这个现象中,小象是被实实在在的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看不见的习惯绑住。你可能会觉得大象真笨,但是仔细想想,有时候我们也跟大象一样。我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我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已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这就是惯性思维,而这种惯性思维让我们在股市当中吃尽了苦头。
比如投资中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当行情持续上涨时,很多人就会预期接下来也会继续上涨,就疯狂地持续买入,结果整体成本价格越来越高,仓位也越来越重。这时候一旦行情转向快速下跌,自然就会大幅亏损,全部套牢。反过来,熊市时行情越来越低,很多人因为惯性思维就会认为未来还会继续下跌,心理上消极恐惧,于是止损离场。
牛市中越涨越买,熊市中越跌越卖,这就造成了追涨杀跌的常态,结果熊市往往无人问津,牛市却是人声鼎沸。
所以在投资时惯性思维总是会不断的侵蚀我们,在不经意间、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陷入它设好的陷阱。那我们如何能摆脱这种惯性思维的干扰影响呢?我们可以谨记以下原则:
原则一:承认自己不客观
首先承认自己是不够全面客观的。人们真正注意到的往往是那些能满足需求的东西,关注度越高,主观的想法越多,越难做到客观,因此需要借助专业的力量。
原则二:不断提升投资认知
想要摆脱惯性思维,你可以多阅读、多思考、多研究、多与他人交流,这样你的投资认知才会不断提高,这样你才能够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破惯性思维的基础。你的认知就决定了你的行动。
原则三:拥抱变化,深度思考
赫尔曼•黑塞认为:“熟悉产生轻视”。不少投资者由于过于信任以往累积的知识和经验,会不知不觉排斥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
因此要注意解放思想,拥抱变化。市场万变,方法和策略不能一成不变,反而更要灵活变通。注意不能依赖习惯和经验得出的结论,而是通过深度思考,穿透现象抓本质,将成熟的经验更新转化为适应当下市场的方法。
原则四:培养逆向投资思维
大多数真正成功的投资者,往往都会运用逆向思维,不盲目跟随市场。巴菲特的“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正是对于逆向投资的精辟总结。
逆向投资是在市场最危险、最恐慌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市场的羊群效应、过度反应等非理性心理博取利润空间。逆向思维总共有三种方法:换位思考;换角度思考;发散性逆向思维(由一点到多点,由点及面、由此及彼,进行多向思考)。这样做的优势在于:(1)屏蔽市场噪音,专注投资根本;(2)风险充分释放后,安全边际相对较大;(3)捕获超额收益的重要方式。
原则五:置身“市”外,以静制动
很多投资者,不论行情好坏,喜欢频繁交易,不愿空仓观望,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在投资中一旦看不清,辩不明,就一定要置身市场之外先休息一下,因为等待的代价总比亏损要小的多,投资不是要赚到所有的钱,以静制动,耐心的防守,才能更好的进攻。要记住,休息等待也是一种策略。
原则六:保持空杯平和的心态
可能我们熟读各类投资学经典,投资经验非常丰富,宏观分析、基本面研究都不在话下,但在面对一些新鲜的投资模式和研究方法时,应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清空自己过去的经验和认知,不着急评判去下结论。在任何时候保持平和的心态,清晰的头脑,求证的态度,才能保持对市场的警觉,才不会急于操作股市中沸沸扬扬的消息,也不会在心急时大量交易。只有敬畏市场,空杯平和,才能冷静地做出正确的决策,获得收益。
因此,打破惯性思维,才能获得进步。我们追求的不是彻底消除惯性思维,而是要在投资中尽量保留惯性思维的正面效应,减少或控制惯性思维的负面效应,不要使自己被“枷锁”禁锢,墨守成规。勇于打破“惯性思维”的墙,将逻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理性地把投资偏好、风险偏好、投资认知放进自己漫长的投资生涯中去观察,自我反思,自我学习,才有可能认清真正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向,最终见到属于自己投资之路上的那一道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