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要怎么报?大学生要如何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新闻专业是否还值得报考说起

2023年6月25日20:37:28136

“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把他给打晕……我肯定不会给他报新闻的,你随便换什么(专业)都比这个强”。

这是“考研老师”张雪峰在回答高考考生家长填报志愿时说的话。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老师关于大学新闻专业这一说法引起了网上热议。考生、家长、大学教授、媒体等纷纷上场表达自己观点,正反方都有。

其实除了“新闻专业”,张老师关于大学专业“好坏”的类似“名言”还有不少: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学了土木(工程)以后,整个人都不精神了”;

“二本已经够闹心了,二本的市场营销是‘闹心加闹心’”;

……

高考已经结束。

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选择什么样的大学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城市,成为考生及家长当务之急。

十二年“寒窗苦读”。对于很多考生和家长来说,12年间可能一心只在读书上,并没有仔细思考过读书之后具体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

根据相关数据,我国目前大学本科专业共有12个大的门类和771个专业名称。学校方面,根据教育部网站,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不含港澳台)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

面对这么多的专业和学校,对于根本没有或很少关注过的考生和家长来说,特别是成绩在中下水平的考生来说,确实会不知所措(成绩优秀的烦恼会少不少。比如说高考状元,基本不会有选择烦恼)。这时有一个专家的指导,帮助分析专业、分析学校、分析形势确实很有必要。

然而,世界是变化的。

举个真实的例子。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通过外贸致富成为当时的一股热潮。国际贸易专业火热异常。

2002年,有一个考生高考分数不低,以高分选择了某名牌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但那年该专业实在太火,最终还是未能如愿考上,却被调剂到了该校的金融专业。

四年以后,虽然国际贸易远谈不上冷门专业,但金融业的开放,金融专业的火热程度已经远盖国际贸易专业。该热度一直延续至今。该同学可谓因“祸”得“福”。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金融专业是否就会一直火下去呢?当前金

融行业供给过度、行业降薪等传闻不绝于耳。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在马爸爸一声“豪言”之下,互联网IT纷纷杀入金融行业,“收割”金融业。

况且正如并非只有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可以从事国际贸易一样,金融行业也需要各类非金融专业人士加入。金融与化工行业的合作就需要化工相关知识;如火如荼的金融科技更需要各类IT人士加盟。

ChatGPT等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传闻无数行业和专业均将受到冲击,且受冲击的还主要是高学历和知识性行业。

金融专业也正在变化着的世界中受到各种冲击。

但相信在一段极长的时期内,金融专业仍将被需要,毕竟融资活动不会停止。国际贸易专业也是如此,只要各国比较优势存在,国际贸易也将永远需要。

回过头来再看新闻专业。

虽然有无数非新闻专业人士进入新闻行业,并且做的还不错;也有许多新闻专业人士在从事其他行业,并且也做得不错,但这并不能说明新闻专业就此没落。专业与工作不对口其实是很常见也很平常的事。

学新闻专业的人士从事金融工作,也许正是因为金融行业需要及时准确把握时政新闻,或者金融行业需要及时向社会披露自身相关新闻呢?

市场经济下,企业形象十分重要,及时向社会公众进行信息披露,及时做好各类公共关系维护,也是新闻专业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

学新闻专业的人士进入金融或其他看似与新闻无关的行业,并不是新闻专业的没落,而是将新闻专业应用到了这些行业,这恰恰是新闻专业的另一种兴起。非新闻专业人士进入新闻行业,也正需要研究新型新闻行业,并为之提供新型新闻理论和实践,或许正是更需要新闻专业实现突破并建立更新的理论的大好时候呢。

其他专业也同样。市场营销并不是只有企业需要,“淄博烧烤”以及各地旅游局的宣传同样离不开市场营销。新主体与市场营销专业的结合,或许也正孕育着新的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

大学要学的不仅仅是专业。

张雪峰老师有四个字讲得特别好,那就是“专业壁垒”。

“专业壁垒”才是未来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但“专业壁垒”可能并不局限在所学的“专业”上面,而是体现在大学生自身素质上面。

大学这几年最最应该树立的就是自身的壁垒,自身与众不同的“护城河”。

这样的壁垒和护城河,可能来自自身特有的专业,但更多的是来自通过学习专业而获得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学生时代学习的技能方面的专业其实大多已是过去式了。时代在变化,专业要精进,只有学习了专业背后的原理,学会了该专业赋予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变化的专业中不断专业化。

这样的壁垒和护城河,还可能来自综合的融会贯通。社会已经日益综合化,坚守单一的专业可能不再适应未来的社会。就像通信和IT已经融合。电话是电话,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电话(手机)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也是电话(通信)的现实世界已经众所周知。金融行业要融入行业百态;政府不再只是管理,也要贴近市场,甚至采用市场手段来宣传和运营。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扩大知识圈才能形成“专业壁垒”,建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样的壁垒和护城河,还会来自社会实践。只在象牙塔中生活只能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时代变化很快,将专业与社会实践结合,将书本的专业在实践中变活,用实践的积累扩充专业的不足才能不脱离社会。

这样的壁垒的护城河,还离不开自身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想象一个人在自己讨厌的专业上能安心学习和进步,哪怕该专业正如火如荼。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29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