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选择——策略指数篇

2023年9月14日10:33:2681

上篇,司长已经梳理了,大盘指数和中小创指数。并选定了:沪深300指数、科创创业50(后面简称:双创50)、中证500指数,这三个指数作为跟踪指数。然后根据“费用优先、规模为辅”的原则,筛选出了:510310.SH、159781.SZ、510500.SH三只场内ETF基金,作为投资标的。对于场外投资的选择,可以考虑相应的ETF联接产品,但场外的手续费比场内高出不少,投资者需心里有数。

本期,司长将继续梳理,策略指数部分。做做减法瘦瘦身,以更好地追踪指数表现,平衡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在具体比较各个指数之前,这里司长和大家简单聊聊“宽基指数”和“策略指数”的区别。所谓,“宽基指数”,就是在整个市场或板块内进行选股,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反映整体的表现情况,投资他们可以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而“策略指数”,则是在组建指数的时候,应用一些“因子”进行选股,比如:红利指数就是用分红水平,低波动指数就是波动水平。根据这些因子构建的指数就是策略指数。大家比较常见的策略指数有:300价值指数、500低波动指数、中证红利指数、以及基本面指数等等。下面司长就来捋捋市场上常见的这些策略指数。

根据不同因子构建的策略指数有很多,但不是每个指数都可以进行投资,要有相应的基金进行跟踪,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司长根据有没有场内ETF,以及场内ETF基金规模是否有10个亿,进行了简单的筛选。对比如下:

指数选择——策略指数篇

上表倒数第三行的持有成本,是指拿着不动的成本,司长只列出了管理费和托管费。其他的成本,场外还有申购和赎回费用等。场外基金的交易成本,综合算下来,一般比场内高10倍左右。因为即使互联网平台上打一折的申购赎回费,平均也要千分之一左右,而场内ETF提供万一免五佣金,甚至更低交易费用的券商都有不少。大家可以自己找靠谱的券商交易哈。

另外,上表中第二列“红利指数”,这个指数其实是上证红利指数的简称。这个名字很有迷惑性,如果不深入研究,会想当然地认为,它反映的是全市场的情况,但其实它只从上交所选股。也许是该指数发布比较早的原因,这个简称给上证红利使用后,就延续下来了。但我们做投资,还是要弄明白钱到底买入了哪些股票。

指数选择——策略指数篇

从市场走势来看。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的深红利和其他策略指数的走势格格不入。而其他几个策略指数走势相关性就比较高了,其中表现最稳定的当属:中证红利和红利低波指数,这两个都是从沪深市场选股,加权方式也一致,只是应用选股的因子和成分数量略有差异。

指数选择——策略指数篇

再从持仓股角度来看。中证红利和红利指数(上证红利)的前十大股基本重合,和红利低波也有较大的重合。很明显就是:中证红利、红利指数、红利低波,三选一的节奏。首先排除的肯定是红利指数(上证红利),因为代表性不强,只有上海市场的股票,没有做到全市场。那中证红利和红利低波,选哪个呢?看持仓红利低波的股票好像更熟悉,但走势上决定了二选一差别不大。那就从跟踪指数的基金入手,我们发现持有中证红利的成本极低,只有0.2%,远低于红利低波的0.6%,而且基金的规模也较大。所以最终中证红利胜出!

基本面50,虽然最近表现不是很好。但在组内,其构建方式,以及加权方式和其他策略指数差别较大,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下。不过其只有一个LOF基金规模还可以,但持有成本太高,不是司长的菜。深红利,虽然叫红利指数,但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后,更像是深圳市场宽基指数的进阶,反而与沪深300相关性很强,不适合作为策略指数用来平衡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沪深300的备选。

指数选择——策略指数篇

因此,策略指数,司长通过对比筛选,保留:中证红利指数。对应的指数基金为:515180.SH。而深红利则可以作为沪深300的备选。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2570.html